孔子诞辰日偶得孔子像

这尊孔子像,四十公分左右,上涂有紫漆,合掌挎剑,目视前方,温文儒雅,胸怀天下,估计应该是清朝珍品,最初摆放的位置应该是私塾或者小型孔庙。 有了这尊孔子像,由此我的孔子系列收藏品有了点睛之笔,更上一层楼。可移动藏品规模档次千件,即使远不如曲阜...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数以百万件,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凝聚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些文物流失大体上是东西方列强掠夺,国内肆意盗掘贩卖等原因造成的。
在所有流失国宝中,目前已知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有如下之最,重量最重,30吨左右;
体积最大,10多立方米;
掠夺国最为看重,放在皇宫里;
最神秘,在106年时间里,没有哪个中国人目睹过真容,连...
我国有个日子,叫做全民国防教育日。既然叫做“全民”,还是全国人民大会设立的,那就应该“全民”知道吧,但是很不对。能知道这个日子的,恐怕1%不到,知道这个日子在哪一天的恐怕万分之一也不到。就这样一个日子,还要继续搞下去,但是混淆了九一八和这一天的区别,分散了全国纪念九一八鸣警报的注意力。
我国有许多城市鸣警报的日子存在问题,比如上海今年准备在9月20日周六,显然不如在9月18日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上海这么...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全国又将举行鸣警报活动,提醒人们勿忘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作为首先发起追讨日本掠夺中国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行动人王锦思,他还一直呼吁"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全体国民共同出席抗战纪念活动。王锦思指出,"九一八"全国各地鸣警报是个巨大的进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他又指出存在相关的问题,应该予以纠正。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
王锦思,北京“锦标堂”工作室,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领导人出席等内容的国家级纪念抗战活动,征集收藏东北、北京、孔子儒学、中俄中日关系等主题史料文物。
王锦思系列著作:《发现抗战》、《图说抗联》、《发现东北》、《超越日本》、《日本行中国更行》。购...
王锦思,北京“锦标堂”工作室,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领导人出席等内容的国家级纪念抗战活动,征集收...
自从8月7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归还从中国掠夺的中华唐鸿胪井刻石之后,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各界人士反响强烈,龙翔战略社区签名声援追讨文物的行动也在积极进行,中国正在掀起一股追讨文物的热潮。但是,令人遗憾且愤怒的是,日本驻华大使馆一言不发,日本驻美国纽约的联合国使团给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追讨部部长王锦思来信也表示不便发表观点,日本皇室甚至发表荒谬观点声称“石碑...
只要日本没有对侵略历史心甘情愿地认罪忏悔,只要日本没有对侵略战争中强掳性奴、强征劳工、强掠财物、强占领土等毫无保留地予以赔偿或归还,只要昔日战争罪魁依然受到日本国家(政府)层面的“供奉”或“祭拜”,伟大的抗日战争在严格意义上就没有彻底胜利,或者可以说没有真正结束!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的14年间,日本在疯狂侵略中国的同时,对中国进行了极为罕见的经济掠夺和破坏,劫掠了大量文物,至今尚未归...
如果上俄罗斯远东海参崴(十九世纪俄国从中国东北割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后,将海参崴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思是统治东方)的滨海地区国际展览中心,会发现那里的室外有一块中国古石碑,古碑已经露天放置许多年,饱经沧桑与磨难,周边长满青苔杂草,仔细辨读因为长期风化和人为破坏而模糊不清的碑文,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