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与国徽源流考
王锦思 | 2012年12月28日
王仁富教授在山西大学宣传唐鸿胪井刻石
王锦思 | 2012年12月26日
东北木匠闯北京成为“中国电影之父”
网易博客评选揭晓,我获个小奖,还有一个“金杯”
王锦思 | 2012年12月25日
网易博客评选揭晓,我获个小奖,还有一个“金杯” 12月23日,网易博客评选揭晓,颁奖晚会在北大东门博雅国际酒店举行,来了上百口人。这天嘎嘎冷,我抄袖进入大厅,顿觉春风扑面。 看到老友余世存很惊喜,近年他以《非常道》影响不小。他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思想家,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上次见面我记得很清晰,2003年7月11日前后,那天我们一大帮人吃的川菜,下楼
恐慌世界末日纯属庸人自扰
王锦思 | 2012年12月20日
王锦思 在传说的“世界末日”的前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诙谐地说,世界末日会到来,不过是在45亿年之后,这没什么可怕的。 中国的古书《易经》也预言了2012世界末日,它被称为是中国最神秘的书,它易经存在了有5000年的历史了,比埃及的金字塔还早一个世纪。《易经》的来历一直是个谜,相传它是上古时期的伏羲大神所创,《易经》一共有六十四个卦象,六条线和六十四种组合方式,每条组合方式都能表现出
朱元璋后代因何流放东北宁古塔(之二)
宁古塔地方——明太祖朱元璋、宁献王朱权、辅国将军朱议滃的后代子孙 研究成果的新发现——来自朱德岐的给博主的信 王锦思 2012年12月19日 2012年08月13日,笔者发表了一篇博文,即“采访:朱元璋后代因何流放东北宁古塔”的博文。 http://www.baidu.com/s?ie=utf-8&bs=栗田秀子王锦思陈秀姐&f=8&rsv_bp=1&rsv_spt=3&wd=采访:朱元璋后代因何
出席“遵义会议”:骑着凤凰逛遵义,雾中登顶娄山关,而今迈步从头越
王锦思 | 2012年12月18日
听人说贵州那地方确实太穷,比较起来贵州南部贫穷,北部遵义则相对发达富裕,也是我最向往的贵州地方城市——这里有全国闻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还有无人不知的高档白酒茅台。恰好遵义汇川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二十周年,邀请我们到这来考察,顺便提点建议。这里的市区还繁华,白酒不仅有茅台,还有习酒、珍酒等知名品牌,旅游、成功汽车等相关产业也都很发达。 据悉,遵义浙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由浙江鼎丰控股集团
出席“遵义会议”:对话遵义市长,应该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
王锦思 遵义是我最向往的贵州地方城市——这里有全国闻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还有无人不知的高档白酒茅台。 对于遵义的感情还有另外的意义,这里我还有实在亲戚。当作为闯关东的后代,我家在东北德惠居住了100多年,后来伯父又从德惠继续北上,到黑龙江内蒙古工作,最后在那安家落户,伯父的孙辈又因为工作学习原因从东北来到西南大山深处的遵义。 凤凰网名博遵义行,我有幸是其中之一。前期凤凰博客评选,许多好友和网
采访北京最大规模的日本人新年聚会
王锦思 | 2012年12月15日
又是一个新年,在北京的日本人经历了今年的反日风波,是如何生活和聚会的,值得关注。 北京有个日本人会,类似华侨、华人协会等等,成员几百上千,大都是驻北京的商务机构负责人、高级白领、家庭主妇等等。成员也有中国人参加,比如和日本人成家的,还有昔日留日生、热心中日关系的人士等等。 北京日本人会还募集资金,捐献中国全国10所“北京日本人会希望小学”。有次演出,河北滦平县西地乡北京日本人会希望小学的学生代表们
北京举行吉林同乡会,热土吉林昌邑区敞开背心欢迎你
昨天着急忙慌到北京,就因为今天北京举行吉林同乡会以及日本人迎新年聚会,两个都不能缺席,何况热土吉林昌邑区敞开背心欢迎你。 吉林同乡会在北京知春路翠宫饭店举行,这次活动来了好几百人,宣传吉林,推广吉林,推杯换盏,畅叙友情。 昌邑区为了招商引资,宣传昌邑,下大力气,在北京搞了这次活动,给与会嘉宾备好了吉林特产若干,比如舒兰大米等等。 昌邑区什么样?位于吉林市区西北部,三面环江,一面靠山。总面积910.
京哈动车六小时体验——与母亲话别后,在德惠西站出发
王锦思 | 2012年12月14日
12月14日11点28分,在德惠西站踏上动车102次出发,目标北京。 早在12月1日,就有德惠朋友告诉我,高铁通车了,这回回来方便了,以后能从北京直接坐回德惠,下午2点多到德惠,七个小时,回去有中午的车11点半。 这次提前一天傍晚买票,身份证没带,就用护照,很幸运最后一张属于我。 陪同我的朋友非要带我去看星星,难得他有如此雅兴,这不是附庸风雅,我想也好。在市区灯火通明肯定看不到,于是我们驱车到荒郊
南京曾经只纪念被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员
五六七十年代,南京最出名的景点是雨花台,来南京参观游客必去,这里宣传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地方。在激情岁月年代,激起无数中国人前来凭吊参观,也都激动异常,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后来发现南京日军大屠杀更值得纪念,于是凭吊地点转向,也有慷慨激昂者觉得民族仇更甚,于是要灭掉日本。 12月13日,我在东北。以前自己至少去了三次南京纪念死难同胞。这个日子或许不出名,但经过接近30年的
《伪满皇妃谭玉龄》——我获奖的吉林卫视节目
莫言获大奖,叫诺贝尔;我获小奖,我撰稿的《伪满皇妃谭玉龄》——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节目评选一等奖,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 本节目明天15日周六5点20,11:16,23:42。 以下为节选的撰稿词 2004年5月,长春般若寺后院地下挖出一颗头骨。最初,针对这个莫名头骨的来历,一时间众说纷纭:“很小,三掰形状的,是女人的头骨。”“那可能是溥仪妃子谭玉龄的,她的棺材在寺院曾放很久……” 但是经过鉴定
2012无惧末日,雪原深处是家乡——和母亲在一起
王锦思 | 2012年12月13日
2012无惧末日,雪原深处是家乡——和母亲在一起 王锦思 于德惠 传说中的2012年底人类末日即将到来,我对此一笑了之。 2012年12月12日,是三个“要爱”的日子。不刻意,不经意,突然发现这是个巧合,我在这一天恰好在家乡。 个人化的爱或许也大体分三种,友情之爱,爱情之爱,亲情之爱,这其中母爱最为博大和无私。 曾经多少次,有人要我看对方的父母,也不断有人说要看我的父母,这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会面。
莫言为何向世界大揭祖国母亲的丑陋
王锦思 | 2012年12月10日
既是优秀共产党员,又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自嘲自己丑陋,也大揭祖国母亲的丑陋,是希望变得更美。 2012年12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学院发表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文学讲座,他以回忆母亲开头,在人性的基础之上,介绍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痛心疾首地述说了和母亲在一起感受到的世间冷暖,尤其是贫困、歧视、暴力带给他和母亲的坎坷经历,他用这种方式与
我和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时隔八年再见面,感叹时光如电
王锦思 | 2012年12月08日
临近年底,分身乏术,我参加三个活动全在北京亮马河饭店举行,凤凰博客颁奖、留日学人年会、中外大使夫人迎新年晚会。 2012年12月8日,我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参加中外大使夫人迎新年晚会,再次邂逅了外交部原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感到十分高兴,不免感叹时光飞转、岁月催人,上次见面还是在大约近八年前的外交部。 李肇星是山东青岛胶南人,具有山东人朴实低调、平易近人的特点。我首先向他问好,说看到
调查生活在北京的不幸福者
王锦思 | 2012年12月06日
调查生活在北京的不幸福者 王锦思 说一千道一万,再多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如幸福感更重要。 俺们国家在经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界已经取得共识,应该兼顾城市各阶层的公平,更好地保护贫困、失业、残疾、老龄等弱势人群的利益,解决普通市民的“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兼顾社会文化、城市精神的发展,使人人能够享有发展、人人能够获得幸福、实现和谐社会,这是最终目标和追求。 不久前,央视幸福调查,乐杀
国人肆意浪费粮食等于谋财害命
王锦思 | 2012年12月05日
国人肆意浪费粮食等于谋财害命 王锦思 一部《一九四二》,让中国人忆苦思甜,陷入了空前的饥馑回顾之中。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不知是黑格尔还是谁说的:“人类从历史中学习到的是从没有学到过任何东西 。” 1942年饿死三百万人,截至1962年三年饿死三千万人,以及有关统计认为中国在二十世纪前六十年饿死至少2亿多人,并没有让这个处在发展中行列的国家的民众具有充分的节约粮食意识,看看我们平常粮食浪费了多少,简
我参与在英美报刊发布保钓广告
王锦思综合新京报等媒体消息 12月1日,《开罗宣言》签署69周年纪念日,中国民间团体联合在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整版保钓广告。据了解,此次刊登保钓广告,是希望美英政府尊重和遵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并同时呼吁英美民众,支持中国对钓鱼岛的所有权。 此前,我接受有关组织的委托,参与这份广告的撰稿,同时接受这份任务的还有另外几位学者和保钓人士。我所撰写的部分最初多达三千多字,由于
围困长春死亡数十万百姓调查
王锦思 | 2012年12月04日
围困长春死亡数十万百姓调查 王锦思 俺的家乡吉林德惠民间俗语“铁打的德惠,纸糊的长春”流传至今,是说德惠不好打,长春很容易。真的吗?纸糊的长春代价多大? 我参观过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上面的文字介绍说,“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有必要说明一下,这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是百姓,而是解放军。如果加上无辜饿死的长春十
王锦思
1135篇文章 630天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建议设立海河(文化)博物馆,打造海河文化
呼吁建立喜马拉雅山脉博物馆
呼吁建立雅鲁藏布江流域博物馆
建议设立(苍山)洱海博物馆,更好地宣传苍山洱海自然人文历史
建议设立闽江博物馆、着力打造闽江文化
建议茅台镇等地设立赤水河流域博物馆
时隔多年再祭孔,吉林省德惠市惠德书院成立
建议设立渤海博物馆,有力勃兴渤海自然、历史、文化
特别呼吁:建立中国东海博物馆
呼吁设立中国黄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