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熟悉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但是想不到的是,在而今的法国并不像中国等国那样学习这篇课文,而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就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甚至包括剧中主人公小弗朗士或许都是如此。
近日,北京举办国际服饰博览会,有机会接触了法国华裔服装设计师王彦霖和其他法国设计师。王彦霖是迪奥和让·保罗·戈蒂埃这两大法国时尚品牌空前的唯一一名中国设计师,她创造的服装品牌AVENUE 2907引起广泛关注。王彦霖认为她的中国心和初中学习都德《最后一课》受到的影响有关,她也因此对法国有些好感。谈起中法两国交流,让王彦霖惊讶的是,而今法国中学并没有设置都德的《最后一课》,甚至许多法国人也不知道都德是何人。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赔款25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德参战,痛心法国的惨败,1873年创作了《最后一课》。
课文里说,小弗朗士逃学到野外游玩。"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剧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小弗朗士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法语,他听得极其认真,连镇里的成年人也来学习。下课时,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中心思想式的经典总结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法国这段历史和中国很像。侵占东北期间,日本实行奴化教育,用日本东京时间计时,妄图泯灭东北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使东北一切日本化。当时把汉语叫"满语","国文"、"国语"是日文、日语。
笔者王锦思像小弗朗士一样大的时候,和小伙伴调皮捣蛋,偷海棠、香瓜,在小河里洗澡,抓鱼,唱着儿歌。那时,我没意识到汉语是多么动听,多么优美,东北话多么幽默和生动。没有想到祖国历史多么伟大光辉,祖国的意义和份量多么重要。有时我甚至以小人之心恶劣地揣测,普鲁士军队占领小镇后,小弗朗士学德语一定很生硬和蹩脚吧,韩麦尔先生还敢讲法语,还敢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吗?他也会学德语吗?所有猜测因为《最后一课》是虚构的小说而毫无意义。毕竟是都德替"韩麦尔先生"教法语,替"小弗朗士"认真地听法语。
历史总是那么有趣和吊诡。据悉,在而今的阿尔萨斯许多老百姓还说德语,不是单纯的因为德国对其占领的奴化教育,而是因为阿尔萨斯在古代本属于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居民都说德语,1552年被法国占领统治后,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但在《最后一课》中,写得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二战后,法国驱逐了许多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但是六十多年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生活语言还有德语的现实,或许当地的德裔居民学到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并深受影响,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依旧牢固地坚持自己的民族语言。而现在法国不在学校里学习《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不继续传授给学生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
笔者王锦思不妨大胆地想一下,《最后一课》里教师韩麦尔的思想和倾向,即使不是如同一个在侵略战争期间的日语教师在日本战败前对经受过奴化教育的东北人或台湾人那样惜别和教导,那么他所留恋的的时代显然不是那么具有充分的爱国含金量。而东北则不同,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完全和日本无关。但是不论历史的真相如何,《最后一课》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课文,凝聚了民族,团结了国家。而《最后一课》体现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更是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也值得中国中学生继续学习和领会,服装设计师王彦霖才在立足法国、放眼世界的时候,始终心系祖国。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