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王锦思《中国反日行动亲历》 本文照片均为自己拍摄

 

反日浪潮冲击下的日本大使馆

反日浪潮冲击下的日本大使馆

反日浪潮冲击下的日本大使馆

反日浪潮冲击下的日本大使馆

反日浪潮冲击下的日本大使馆

 

 

     汪洋中的一条船——被愤怒的中国人包围的日本大使馆。

昨天晚上,我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我回顾了自己倡议九一八全国鸣警报的历程,这次中国人抗议是表达正义之声,但是我反对那些下三滥的针对同胞的打砸抢烧行为。

我见证了2005年4月的北京反日游行。半个月来看到了中日关系所有的悬念,现场激情和惊悚。不能不谈钓鱼岛,不能不谈反日游行。

    14日晚,我在清华大学百年讲堂彩排,15日上午正式演出,这是一次由我撰稿的《国旗飘扬》大型文艺汇演。这恐怕是九一八前后北京能够批准的唯一准民族主义的大型演出。我一直守到中午演出结束,因为下午有一场中日关系座谈会,我没和演职人员吃饭,就匆匆离去。

这场研讨会,中日两国上百名专家出席,地点在二十一世纪饭店,一街之隔的就是日本大使馆,楼下被数不清的抗议者挤满,他们表达呐喊和呼声。

由于街道被封闭,只允许行人进入,不能进入车辆,我只好徒步走了很远才到达二十一世纪饭店,这也恰好是中日关系的缩影,面临诸多曲折、坎坷、艰难险阻,只能艰难跋涉,涉险摸索前行。

我看到,途中都是抗议的群众,有不少看热闹的,以及便衣警察和着装警察,还有许多胳膊上戴着红袖箍的志愿者带着板凳坐在路边上,他们几乎达到每米一人的分配程度。我被堵在路上很久,最后迟到抵达位于二十一世纪饭店的中日关系会场,许多警车停在这个楼下。

日本大使馆门墙的太阳旗已经撤下,不过楼体上醒目的金色的日本标记代表皇室的菊花还是十分醒目。

二十一世纪饭店位于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之内,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隶属于共青团中央,矗立在北京东郊亮马河畔,是在1984年由来华访问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与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共同倡议,中日两国政府共同出资兴建的一组美丽的群体建筑,中日两国工程技术人员联合设计,共同施工而建成,胡锦涛曾称“是中日两国合作的结晶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象征”,而今见证了中国各界对于日本倒行逆施的控诉和抗议。

会场里面可以清楚听到街上的抗议声,我能看到与会者的表情十分凝重,为中日关系现状和未来走向担心。毕竟这是四十多年来,其实也是战后六十多年来中国最激烈的一次反日游行。会议间歇期间,打开窗帘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一街之隔的日本大使馆,呐喊声控诉声抗议声此起彼伏。

我注意到,同处在饭店三层的会议室还有北京市公安局召开现场办公会,估计北京市警界重要大员全都出席,研究目前安保形势。

我在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高处眺望抗议现场,看样子游行队伍分成几批,来回兜圈子走,而不是不同团体一波又一波。队伍中还打出毛泽东像,寄希望毛来拯救中国,不过据说有位老者指责不应该这样做,被无限忠于毛泽东的北航教授韩德强打了两个耳光,以示惩戒。

许多人时而扔出矿泉水瓶、鸡蛋、破鞋飞向日本大使馆院内和墙壁,人群于是传来阵阵欢呼,好像鬼子炮楼被八路军端了似的。

2012年9月18日,日本大使馆前的马路上,数以万计愤怒的中国人高呼“保卫钓鱼岛,打倒小日本”、“毛主席万岁”、“抵制日货、从我做起”等口号,一遍遍地游行示威,喊出了民心,表达了民意,令日本那些轻狂的政客胆颤心惊。

不时传来警车广播通告,要求抗议人群遵守国家法律,不要破坏社会秩序。天上一架肚皮上标有“首都公安”的警用直升飞机来回盘旋,发出突突声,我借此机会以日本大使馆为背景拍下了警用直升飞机和抗议人群的照片。

在会议结束后,我迂回到一条旁边的街道上,有好几家日本料理店蒙上标语,喊出“钓鱼岛是中国的”来躲避袭击。

一路上,我心情复杂,既为中国民众觉醒和抗议感到庆幸,也为中日关系陷入这样困境局面感到痛心。他妈了个巴子,都怪日本右翼。不过,打砸抢烧日货的那些中国人也不是好东西。是你们告诉世界,无赖流氓就是这个样子。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在北京从事文化传媒行业,多家门户网站博主,出版著作多部,首倡九一八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收藏照片史料、孔子儒学、中外交流、名家匾额等。wjinsi@sina.com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