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东北最后一个古典英雄鈥斺斞钭尤

东北最后一个古典英雄鈥斺斞钭尤

东北最后一个古典英雄鈥斺斞钭尤

王锦思  节选自吉林卫视《关东》栏目

   
   四十多年前,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个著名的唱段《今日痛饮庆功酒》,童祥苓饰演的解放军侦察剿匪英雄杨子荣满腔豪情高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而小说《林海雪原》和同名电影中,杨子荣和土匪头子座山雕等进行土匪黑话对话的片段同样深入人心。一见面,座山雕劈头便是一句黑话:“天王盖地虎。”意思说:“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祖宗。”
  杨子荣立即答道:“宝塔镇河妖。”意即:“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
  “怎么又黄啦?”
   “防冷涂的蜡!”
   正是由于杨子荣流利的对答,才取得了匪徒的信任。
   在文艺作品中,杨子荣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个性鲜明,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鼓舞。
   笔者王锦思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东北的传奇英雄数不胜数,剿匪英雄杨子荣是我军基层指挥员,尽管被文艺作品《林海雪原》有些夸大和渲染,但是不失为最后一个古典意义上的东北英雄。
   1957年9月,杨子荣的战友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曲波同志,饱蘸深情,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的《林海雪原》问世,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风靡一时。
   杨子荣,出生于1917年,山东牟平人,原名杨宗贵。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八路军解放了杨子荣的家乡。同年秋,28岁的杨子荣响应党的政策,报名参加了八路军牟平独立营。当时正是国民党、共产党交战阶段,他怕报上真名会牵连家里,所以改名杨子荣。就是这一改名,在他牺牲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组建先遣部队,开赴东北。1946年2月初,杨子荣所在部队到达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地区,驻扎在牡丹江市西边的海林镇。这是他大显身手的绝佳舞台,也是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重要场地。
   时势造英雄。这时,杨子荣和战友们作战的对手并不是日本侵略者,也不是国民党主力部队,而是依附于国民党的土匪武装。尽管对手不是那么正规、先进,可是同样凶残、狡诈、顽固,斗争更艰苦,形势更险恶,条件更复杂。
   那时土匪行踪飘忽不定,往往需要先做好侦察工作,摸清匪帮的人数、住地、枪支等底细才能把大部队拉上去,这就要求侦察员要有过人的本领,比如要懂土匪间的黑话(暗语)、会察言观色、会“伪装”自己,还要胆大心细和练就一手好枪法。杨子荣本来就会一些黑话,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土匪黑话,模仿土匪打扮举止,有时甚至向土匪俘虏和当过土匪的农民学习,这样杨子荣练就了一身本事,说话、走路,连哼小调都像个土匪。
   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骗取了土匪的信任,被领着直奔威虎山。
   小说毕竟是小说,当时的威虎山也就25个土匪,并非小说描述的几百上千之众。而杨子荣也不是一个人上山,而是六个。《林海雪原》作者曲波是把捉谢文东、李华堂等土匪的故事也移植到了座山雕身上。   杨子荣生擒座山雕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镇。
   在智擒座山雕16天之后,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随负伤痊愈的二团副政委曲波,带领20多人的小分队,追击残匪郑三炮、丁焕章,踏上了新的剿匪征程。
   杨子荣发现了土匪窝藏的地点——一座冒着炊烟的“马架房子”,冲进去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慌乱中有土匪开始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由于枪针受冻,枪没有打响,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便倒了下去,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像抗日英雄赵一曼和杨靖宇一样,杨子荣也是改名后投身革命队伍行列中,并壮烈牺牲,最终家人都不知其去向。最初,杨子荣是海林烈士陵园中唯一一位身世不明的烈士,连张遗像都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最初叫杨宗贵,在报名参军时改名杨子荣。
   1969年,由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使得杨子荣事迹妇孺皆知,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有关部门组成调查小组,开始了寻找杨子荣的历程。调查组奔赴山东烟台地区,有的村子就去了27次之多。远在烟台市牟平县杨子荣的母亲宋老太太,一直打听自己儿子去东北后的下落。由于杨子荣假扮土匪,被同乡认为当了土匪,他的家人也被误认为是匪属,饱受不公正的对待。杨子荣在老家的媳妇许万亮,因为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又背上土匪家属的黑锅,再加上婚后孩子夭折的痛苦,忧思成疾,在1952年秋天离开了人世。 1966年,母亲死时也不知道样板戏里天天唱的杨子荣,自己亲手贴在炕头上的宣传画里的传奇英雄,原型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牵肠挂肚的亲生儿子杨宗贵。
   1974年春天,《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发现了一张1946年战斗模范大会上的一张集体合影,后排第四个戴大红花的正是杨子荣。最后凭借这张照片,寻找到杨子荣的家乡和亲友。
   2009年9月14日,杨子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我们的英雄杨子荣,长眠在林海雪原中的海林烈士陵园中已经60多年了,那是许多人心中的温暖记忆。是当年青少年心中的革命英雄,是当年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是具有革命激情的广大群众心中的传奇化身。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