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人编造了“东亚病夫”谎言

 

 

 

王锦思 

 

 

这个话题,不是我第一次谈起,会让猩红眼睛的非sb爱国者们骂王锦思八辈祖宗,sb王八蛋。可以查维基百科还是百度百科,尽管两大百科借鉴了我的说法,但是还是遵从更多的意见,看他们究竟说谁最先发明了“东亚病夫”这个词汇。

我想问非sb总骂别人是sb的人,一百多年来,哪个具体的外国人和西方列强骂中国人东亚病夫了?请指出来!或者说,个别外国人侮辱东亚病夫凭什么就当做整个西方世界或列强普遍性的侮辱,并值得我们一直念念不忘,发誓全民共诛之,共讨之。其实,个别细微的模棱两可的疑似东亚病夫的称谓大都出自中国人之口。

伦敦奥运会喜欢金牌的中国人都有今朝翻身的得志得意,“东亚病夫”这个名字又被翻起,当做西方列强侮辱中国人的称呼被反复提起。

可是冤有头,债有主,“东亚病夫”这个名字真的是西方列强起的吗?究竟是哪个列强起了“东亚病夫”这个名字?几乎很少有中国人说得清,以为说得清的也往往说错了。

清朝末年,中国吸鸦片者吞云吐雾,麻杆身体,面黄肌瘦。1895年,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后,全国上下反思中国文化的声音开始萌发。

改良派思想家,后来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校长的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称:“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中国者,固病夫也。”

这是中国第一次被当作“病夫”。严复可是中国人,并非西方列强的代言人。严复主张“鼓民力”,对症下药治疗。

严复以后,一大批觉醒的知识分子,纷纷沿用了他的这个提法。1905年,小说家曾朴在写《孽海花》一书中,用的笔名就是“东亚病夫”,表明身体欠佳,“病夫国之病夫”,以此躲避政治迫害。由此,“东亚病夫”一词正式出现并穿越时空至今。曾朴,地地道道的中国江苏汉族人。

外国人用“东亚病夫”一词,据说是从上海的英文报上《字林西报》开始的。1896年月 1017日,英国《伦敦学校岁报》评价甲午战争一文被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译发:“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此处也不是东亚病夫,而且如果说这是污蔑,也是说梁启超污蔑中国人。

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就作如是说:“而称病态毕露之国民为东亚病夫,实在也不算诬蔑。” 鲁迅、陈独秀等思想家也多次称中国为“病国”、“病夫”。这种并非侮辱和嘲讽的定位,反映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窘境。

笔者知道,最初的“病夫”、“东亚病夫”,不仅指中国人体质弱、体育落后,中国人在精神层面上的麻木、萎缩、愚味,以及面对极权统治的无动于衷、逆来顺受、苟且偷生和没有信仰等国民特性,还有清王朝的兵败、衰落之意。这在当时并非西方的诬蔑,而是中国思想家们所揭露的清末中国的严酷现实,更是一针见血地剖析和确诊,意在改变自己、催醒自己、拯救自己,并激励鞭策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中国人传说,清末西洋大力士称中国人“东亚病夫”,武林大师霍元甲把大力士吓跑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一无所获,回国途经新加坡,遭到当地报纸一幅漫画侮辱,画题为“东亚病夫”。

但是仅以这两个事实证明西方列强都说东亚病夫过于牵强、以偏概全。即使这是西方人侮辱中国人,也改变不了“病夫”、“东亚病夫”一词最初由中国人发明的事实。况且,至今没人提供出上述传闻所写所画的出处和具体报纸报道,更很少能找到外国人某时某地有鼻子有眼地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应该说《精武门》等功夫影视剧对日本人蔑称中国人“东亚病夫”这一谬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情节如何生动,可惜都是虚构杜撰。

退一万步说,如果说“东亚病夫”真是日本人等外国人叫起的,那么解铃还需系铃人,宣称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最好是外国人才更有说服力。事实上,笔者从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外国人奔走相告:“哎呀妈呀,你们中华民族太纯爷们了!我们再也不敢叫东亚病夫了!”

当时和现在的西方人的确蔑视中国人,但是“东亚病夫”并没有被他们当做侮辱中国人的蔑称。认为西方人用所谓的“东亚病夫”侮辱自己,恰好是中国人侮辱西方,并进而给西方起了许多侮辱性称呼。

近代以来,中国被西方人打败,就根据其体貌特征,称为“鬼畜”、“大鼻子”、“老毛子”、“纸老虎”、“野心狼”。文革时期,上至领袖、下至革命小将称出身有问题的中国人为“牛鬼蛇神”、“臭老九”、“黑五类”。直到现在,还有人叫南方人“南蛮子”, 叫蒙古族 “靼子”,编造笑话歧视河南人,这些都严重恶化了区域关系和民族关系。

而今,自称不是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是否真正实现了严复、梁启超、鲁迅等思想家旨在改变国民性的设想。

而今,七成中国人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大学生高达八成三眼睛近视,6000万残疾人,一亿人精神障碍,1.6亿高血压病人,2亿多男性性功能障碍,3亿人体重超标、随地吐痰,9亿人缺钙,几乎每个人都有牙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三大死亡病。纵观电视报纸媒体,许多都是医药广告。

即使体质健康,又能代表没病吗?孙中山、鲁迅、郭沫若都曾学医,治病救人,然而最后都认识到比治疗肉体疾病更重要的是治疗中国人精神疾病。

有些治疗肉体、社会和精神疾病的人也都有病,医生索要红包,教师骚扰学生,作家剽窃文章,记者胡编乱造,公检法徇私枉法。有时候,中国人开玩笑、骂人都说"你有病啊",被骂者反骂"你才有病呢",甚至干好事也被骂为"有病",我因为呼吁918鸣警报纪念抗战,就被人骂为“王锦思有病”。

正因如此,就是现在,也有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国人还是东亚病夫。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在北京从事文化传媒行业,多家门户网站博主,出版著作多部,首倡九一八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收藏照片史料、孔子儒学、中外交流、名家匾额等。jinsiwang@126.com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