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俺的新书《发现抗战》三个封面稿哪个更好?

俺的新书《发现抗战》三个封面稿哪个更好?

俺的新书《发现抗战》三个封面稿哪个更好?

 

俺的新书《发现抗战》三个封面稿哪个更好?

 

王锦思 沈阳

 

看不少人喜欢抗战,以为自己牢记抗战历史了。嘴里说的,网上写的,有的是真理,有的是谣言。

我也凑个热闹,写本新书《发现抗战》。最近的内容,写在今年春节前后。最远的创作,开始于德惠高中,那是很遥远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怀念那些风和日丽的日子,还有一些人,想起骑自行车去德惠图书馆看报纸的好奇。

出版社发来三个封面稿,让我斟酌。恩?哪个更好?

 

 

内容提要

本书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

书中发前人之所未发,提出诸多新观点,譬如平型关也是大劫,日本加速中国三次改朝换代,日本从战争中学习到比中国更多的对发展有用的教训,等等。

本书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目      录

 

自序

一、我们反省了吗

二、抗战要从东北说起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第一次抗日斗争早于九一八

挨打不是因为落后

张学良功不抵过

国歌主角是东北人

杨靖宇之死:日本人出招,中国人动手

 

三、长城需要加固

顺民根植于散沙

汉奸是这样诞生的

国爱民还是民爱国?

慰安妇也是汉奸?

中国顶天立地

 

四、魔高一丈

小日本强于大中国

日军战斗力

情报秘密攻击

平型关大捷也是“大劫”

南京发生几次大屠杀

 

五、几番朝代兴废          

三次征伐日本未遂

樱花也疯狂

有文化讲文明的侵略

日本加速中国三次改朝换代

毛泽东感谢日本的真意

 

六、谜面:日本投降

华雄:中华民族是英雄

共工: 共产党功劳或各国共同功绩

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所干

韩寒:韩国让日本寒心 

苏武:苏联武力

屈原:屈服于美国原子弹

白胜:白白的胜利

 

七、给和平一个机会

 

中日军民伤亡探秘

向日本人复仇

以德报怨

没被日军所屠杀的生命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八、正义表达何须忽悠

 

为侵略道歉的误区

靖国神社之痛

韩国有那么反日吗?

被夸张的德国 

 

九、牢记更是中国人的责任

 

抗战研究宣传也要打假

教科书白纸黑字

牢记的标准

我给崔永元《我的抗战》挑刺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四十年

孙悟空也是抗日英雄

 

十、后抗日行动

要用最高规格纪念

英雄受苦 战犯享福

寂寞忠烈地

索赔艰难向前

铁证有声

 

十一、未竟的事业

 

日本从战争中学习得更多

不需要日本拯救

海峡两岸何时统一

最危险的敌人是自己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2011年度凤凰网十大影响力博主之一,首倡国家级公祭英烈和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出版专著多部,收藏多种史料和文物,合作筹建东北亚国际交流博物馆、万国博物馆、孔子儒学博物馆、中日交流展览馆。jinsiwang@126.com

作者立足民间,研究中国问题、国际关系、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相关文章和报道见于诸多中外媒体,出版反映中日两国发展全方面对比及反思的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日本侵华罪证和中日友好交流史料。

连续多年通过全国两会等场合,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每年最高级别纪念抗日战争、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参与保卫钓鱼岛、抗议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对日索赔等“后抗日”行动,参与抗战展览策划等工作。

电子信箱:jinsiwang@126.com

(本书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收藏品和相关照片,非经允许,严禁转载)

 

勿忘国耻网签名支持国家级纪念抗日战争!http://www.wwgc.cc/qm/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