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贵报提供帮助,找到这位牺牲半个多世纪的志愿军烈士的家人。”清明节临近,被誉为民间“红色收藏家”的姜小平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其收藏的志愿军《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盼望能将这份烈士证送还给烈士后人或烈士生前所在部队。
旧信封里发现证书
记者 蒋太旭
河南
英名录里记载有李占方。 王志刚翻拍
出生于
记者连线烈士家乡的晚辈亲人:
记者 蒋太旭
朝鲜
牺牲在
武汉
回归到
在黄继光纪念馆,姜小平先生(左)将烈士证明书捐赠给李占方生前所在部队。
记者蒋太旭 摄
部队军史馆英烈墙上,找到了烈士李占芳的名字
记者 蒋太旭
姜小平先生收藏的这份烈士证书为传统奖状样式,证书左方钤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政治部”的大红印章,右侧竖排繁体印有“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字样,正文显示:“李占芳同志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四十五师一三三团任班长,不幸于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八日在朝鲜五次战役中光荣牺牲。除由我军奠祭英灵外,特怀哀悼之情,敬报贵家属,并望引荣节哀,持此证明书向平原省博爱县(注:现河南省博爱县)人民政府领取抚恤金及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其家属得享受烈属优待为荷。”落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 “一九五一年九月九日”。
根据“证书”背面内容,烈士李占芳为河南省博爱县人,历任战士、班长等职,党员。牺牲后葬在“朝鲜春川”,时年28岁。
据了解,这份“烈士证书”是姜小平去年在河南一位藏家处偶然获得。这位藏家告诉姜小平,证书是其数年前收旧书时,在一个旧信封里发现的。“证书”显示是一式三联,第一联归部队存档,第二联归当地民政部门存档,第三联送达烈士家属。这份证明书为第三联,其中,部队存档和民政部门存档的一二联已经撕去。
“这份‘证书’应该在烈士家属手中,为什么会流落在外呢?想到这是烈士留给亲人最珍贵的证物,我花高价买下了这份证书,并急切希望把这份珍贵证书送还到烈士家人手中。”为了寻找烈士家属,姜小平把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等信息一一列出多方打探,并请收藏界的朋友帮忙寻找,但收效甚微。他还打听到,该烈士所属部队就是现在的空降兵某师,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其驻地就在湖北。
姜小平先生说:“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身躯葬在异国他乡,这张烈士证明书是烈士留给亲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我有责任把它送还到烈士后人手上,让烈士‘荣归’故里。”
李占芳烈士在家乡还有亲人吗?昨日上午,记者连线河南省博爱县民政局,该局办公室主任王志刚先生非常重视这一线索,他在《河南省博爱县革命烈英名录》里找到了烈士李占方的名字。
烈士真名叫“李占方”
“英名录”上面显示:李占方烈士为“河南省博爱县高庙公社小中里大队小中里村人”。其他内容与姜小平先生收藏的烈士证明书上的信息完全一致,唯一令人存疑的是“证明书”上烈士姓名是“李占芳”,《英名录》里的名字是“李占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证明书”上,在烈士名字“李占芳”旁边还添了一个“方”字。王志刚先生说,也可能是部队在发放烈士证明书时把名字填错了,然后又改了过来,所以在名字旁边又添了“方”。烈士在家乡的真名叫“李占方”。
在王志刚的帮助下,记者联系上了烈属联系人李有利先生,得知烈士家乡现已更名为河南省博爱县清华镇小中里村。
李有利一直住在家乡,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自己并非是烈士的直系后人。“按辈分,李占方烈士是俺的叔曾祖父,我只知道他当年牺牲在朝鲜战场了。”48岁的李有利称对这位早年牺牲的叔曾祖父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三爷爷”参军六年
只回家过一次
记者又通过电话采访了李有利的父亲,79岁的李林玉老人。老人耳朵有点背,思路还比较清晰。
虽然李占方比李林玉仅年长10岁,但论辈分,李林玉却要叫李占方“三爷爷”。通过老人的回忆,烈士的一些情况得以还原:
李占方于1945年在家乡参军,参军前已在家乡成亲。他随部队南征北战,一直到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期间他只回过一次家乡。那次回家,这位“三爷爷”还给当时只有10岁的“侄孙”李林玉留下了一件珍贵礼物——一双军鞋。这次离开家乡后,李占方一直音讯皆无,是死是活家人无从知晓。妻子也曾到部队找过李占方,但也没有结果。直到有一天,家里接到李占方的烈士证明书,才知道他已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政府还发放了抚恤物资。
李占方婚后曾育有一子,可惜的是不到一岁半就夭折了。李占方的妻子后改嫁,现已不在人世,烈士再无直系后人。遗憾的是,在博爱县的英烈档案里,在家乡亲属家里,都没有留下烈士的任何照片。
听说武汉有好心人收藏了“三爷爷”的烈士证明书,李林玉老人非常激动,他说他也没见到过这张证明书。他希望记者能找到“三爷爷”生前所在部队,想了解“三爷爷”当年在朝鲜是如何英勇牺牲的。
记者了解,李占芳烈士牺牲时所在部队志愿军第十五军现为驻鄂空降兵某部,在该部队军史馆英烈墙上,找到了烈士“李占芳”的名字。而烈士当年所在的志愿军“四十五师”,就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这支部队现驻扎黄陂。
昨日下午,姜小平怀揣着李占芳烈士的《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和记者驱车赶往黄陂。在该部队黄继光纪念馆里,记者了解到,这支部队的前身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1947年8月诞生于河南省博爱县,也就是李占芳烈士的家乡。1949年,这支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5师,1951年整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45师,奔赴朝鲜。
据了解,李占芳牺牲时,黄继光参军不到两个月,黄继光入朝时被分配到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任通讯员。当时,李占芳则是该师133团1营2连班长。
61年前,在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上,李占芳是如何牺牲的?部队并没留下有关他个人的详细记载,记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四十五师战史》里,发现李占芳牺牲那天正是朝鲜第五次战役进入第二阶段,烈士所在部队曾打过一场恶仗。关于这一细节,《战史》留下了非常详细的记载:1951年5月18日3时,134团攻占了九一六高地及下加墟,连克敌地堡九个,毙敌60余人。12时,敌组织反扑。该团即放弃下加墟阵地。李占芳所在的营133团前卫营(一营)进至枫川里以北,攻占了四一六高地。但在该营切断了柏二洞南侧公路后,被铁丝网阻拦,在爆破铁丝网时踏响地雷,敌即以炮火射击,我方伤亡较大,营长赵尊来,教导员马振山相继牺牲。随后,该团即以三营接替一营继续攻击,最后终因敌众我寡,全部壮烈牺牲。
从以上记载来看,李占芳就是在这场“敌众我寡”的战斗中牺牲,李占芳和他的战友牺牲时非常英勇、壮烈。
考虑到烈士已无直系后人,昨日,姜小平将自己收藏的这张珍贵的烈士证明书无偿捐赠给烈士生前所在部队,了却自己送英雄的心愿。部队首长感谢姜小平的捐赠,并表示:部队一定会好好收藏和展示烈士的遗物,让英烈的精神在部队代代相传,将来还会回访烈士家乡。
李占方烈士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姜小平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