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天大雪中,朝鲜民众痛苦地送别了以“奔驰迷”闻名于世却使用“林肯大陆(Lincoln Continental)”灵车、自己心目中的伟人——金正日。看到这一幕,我表情平静,心情复杂。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媒体也称:“中国人民永远怀念金正日”。
记得1994年7月盛夏时节,笔者王锦思还在北京上学,那时刚放暑假,我了解了金日成逝世的情况,也没有特殊的感觉。近日,我通过电视和互联网详细了解了金正日追悼大会的情况。我和在北京的朝鲜族谈起对于金正日离去的看法,一名妇女笑着说表示:“死得好!朝鲜同胞太苦了”而一名曾经作为志愿军的朝鲜族老人表示心情很不好,“金正日在朝鲜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其实,我对专制和独裁向来没有好感,对任何哪怕口称不是专制却有家长制嫌疑的家长和领导也比较厌烦和憎恶。但是出于对任何一个生命逝去的感叹,出于对朝鲜民众感情的尊重,也由于一直以来通过各种朝鲜出版物看到了金正日“光彩神圣”的造神形象,我不会像许多中国人那样表示兴奋,但是我更不至于像朝鲜民众那样痛苦或哭泣。对于金正日的离去,我的表情是平静的。
中朝两国有着共同的民族命运,倍受东西方侵略者的蹂躏和摧残,尤其是那个岛国。锦绣江山几番焦土,几番沉浮。
日本人有点残余精力就入侵朝鲜,再有点多余精力就以朝鲜作为跳板入侵中国。历史上,日本把朝鲜半岛视为可以动辄迈过的台阶,由此入侵中国。当年日本侵略踏过朝鲜,越过鸭绿江,向东北大陆进发,丰臣秀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都是如此。 1910年,随着“韩日合并”条约的签署,日本强行吞并了朝鲜。日本屠杀200万朝鲜人,还征发朝鲜青年侵略、屠杀、掠夺,三万多士兵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许多不堪忍受残酷殖民统治和剥削、不甘做亡国奴的朝鲜人逃往中国东北,将反日独立运动的舞台移到了中国,韩国流亡政府在中国上海重庆等地权宜度日。
伊藤博文是日本帝国的元老重臣、侵华征朝的罪魁元凶,他执政期间曾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的直接统治之下,是日本驻韩国统监(总督的前身),韩国的太上皇。
1909年正月,朝鲜志士安重根与十一名同志断指示盟,献身于救国斗争。同年,他得知伊藤博文公爵将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财政大臣科科夫切夫会谈,于是安重根装扮成日本人,潜往哈尔滨火车站,将伊藤博文击毙。
1920年,年幼的金日成随父母移居中国吉林省临江县。受父亲革命思想的熏陶,少年时代的金日成就立下了不光复祖国誓不回还的志向,积极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 。朝鲜媒体说金正日出生在长白山密营,这显然没被俄罗斯韩国承认。
而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两国都付出血的代价。中国死伤30多万,朝鲜军民伤亡在百万以上。这些年来,在大国夹缝中的朝鲜半岛两国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一个经济科技直追西方,一个则在“先军”思想指引下经济凋敝,市场萧条,饿死百万人之多。
金正恩已经接管政权。在朝鲜举行国防委员长金正日遗体告别仪式的28日,代表“金正日时代”的朝鲜高层人士们纷纷在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发表文章,发誓将忠诚于金正恩。 一个弱小的国家,尽管有时显得矫情而偏执,但是被一个年轻人带领,让人看上去有些担心。
金正日的离去,不是朝鲜的末日。尽管追悼大会的这天,没有太阳的平壤,大地一片雪白。看到运送金正日遗体的灵车和护卫车队清一色是美国、日本、德国的汽车,以及权贵和首都居民餐桌上那么多中国援助的粮食,我知道朝鲜需要世界。
希望天佑朝鲜。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长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时政和国际关系等问题,出版著作多部,2011年度凤凰网十大影响力博主之一,首倡国家级公祭英烈和九一八全国鸣警报,收藏多种史料和文物,在北京筹建万国博物馆、孔子儒学博物馆、中日交流展览馆。jinsi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