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七七卢沟桥纪念抗战先烈
王锦思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卢沟桥全面入侵中国,中国由此展开全面抗日战争。
忙了好几天,没顾上看来自大庆、山东外地的几个朋友,十分遗憾。7月7日终于有空了,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受民革北京市委文史委与抗战名将纪念馆邀约,我参加了“七七事变七十四周年纪念活动”。
原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吕植中、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抗战名将纪念馆副会长兼秘书长彭训厚以及参加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名将的后代赵登禹将军之女赵学芬、佟麟阁将军之子佟兵、冯志安将军之女冯炳茹等一行30余人, 来到在抗战中牺牲的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的墓地,参观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赵登禹和佟麟阁的墓地前,吕植中和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并带领大家默哀一分钟,敬献了花圈,以此追思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将土们,缅怀前辈们的英勇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我几十次来过这里,遗憾的是,今天没去卢沟桥,当年一起活动的人也没看到,其中有的真爱国,有的靠辱骂别人卖国汉奸来表示爱国,不知道他们去哪里爱国了。
每年抗战纪念日,全国许多城市举行鸣警报纪念活动,沈阳、长春、哈尔滨在9月18日,上海在8月13日,南京在12月13日,都鸣响警报,警醒市民。我国明确地将7月7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但是北京是唯一不鸣警报警示国防、纪念抗战的大城市,甚至纪念七七事变的大型活动较少或没有。 因此笔者王锦思曾呼吁北京鸣响警报,这不是煽动仇恨,而是纪念历史。赵登禹将军之女赵学芬就表示,牢记抗战不是仇恨,她也同情日本震灾中的老百姓。
王锦思曾呼吁北京鸣响警报报道:关于北京每年7月7日或9月18日鸣警报的建议
http://news.sina.com.cn/c/2004-02-12/13282840776.shtml
我的家乡吉林德惠,也有优秀儿女战斗在白山黑水、太行山麓,用他们青春的血化作了中国的一抹朝霞。他们牺牲时的年龄分别是:李英华、李郁华兄弟是22岁、28岁,抗联师政治部主任陶净非30岁,八路军团长胡乃超32岁,八女投江的女战士所在部队的领导人、抗联第四军副军长王光宇27岁。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中,战斗英雄杨林25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德惠有三位跻身400位左右全国旅级以上抗战牺牲将领,他们是王光宇、胡乃超、陶净非。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也缅怀了家乡的英烈。
上午还听到一个名人去世的消息,不知真假。生命无常,好好珍惜吧。
下午在香山,看到陶渊明吟诵的景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年,和许多好友来到这里闲逛,也是群贤毕至,也是少长咸集。而今,当年结伴而来的许多人都不见踪影,心头不免些许怅惘。当夕阳西下,暮染香山,我,忍不住追问:“微斯人,吾谁与归?”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方向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从事文化产业工作,收藏、展览中国各地近代以来文物史料,以及日本、俄罗斯、美国侵略、交流友好史料实物。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在各地新华书店和较大书店,淘宝网、孔夫子旧书网、拍拍网等网站。本人不负责销售邮购。jinsi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