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为什么盛产政治家
王锦思
4月24日,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日,上午10时,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清华校友胡锦涛主席,笔者的吉林德惠老乡、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发表讲话。
在培养政界杰出人才方面,清华大学超越北大跃居第一。根据调查统计,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杰出政治家校友人数最多,有49人,北大则有46人,位居第二。中国人民大学有36人,位居第三。
“杰出政治家”是指现任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等正职领导,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这些人才都是我国优秀党政人才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治党治国治军的核心。是衡量高校党政管理人才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党政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通过杰出政治家的求学背景可以发现,总体而言,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杰出政治家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文科教育背景占有相当多比例。综合性高校比理工科高校在杰出政治家培养上更具优势,前十名的高校中占据多数。
20世纪,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北大总是获得中国最耀眼的瞩目,但是随着20多年来,胡锦涛、朱镕基、习近平、吴官正等清华毕业生担任主要国家领导人的登场,中国高校最耀眼的光芒凝聚到清华大学身上,而北京大学则相对黯淡。
新中国成立后40年,中国领导人主要是从事过革命战争的革命家,随着老一代退出历史舞台,专家型领导人出现在中国政坛上。
清华大学之所以盛产政治家,有赖于专家治国,而且是经济专家或法律专家治国;治国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也不一定个个大学经济系或法律系出身,他们也可以在长期管理工作中摸清一些治理国家的门道。胡锦涛、朱镕基、习近平、吴官正等清华毕业生莫不如此。
五六十年代,我国重视理工科,尤其在强国理论指引下,为了打破美苏两国的封锁,特别重视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安排使用,使其担任某些重要科技国防项目的主要专家和负责人,为成为政治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表示,清华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坚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倡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理念,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努力奋斗。
清华大学毕业生务实肯干,并践行其社会责任,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因此在政治审查、组织考核上往往能脱颖而出。随着新一代清华政治家习近平的脱颖而出,清华好出政治家的时尚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笔者王锦思家乡吉林德惠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很少有学生考入北京清华大学,但是不出则已,一出就出个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近些年来,或许由于榜样的力量,吉林德惠考进清华大学的学生逐渐增多。有的德惠籍贯的清华学生表示要当政治家。这个理想无所谓对错。但是孙中山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只要做好小事,再做好大事,当上政治家就理所应当。
不过,笔者王锦思也注意到清华毕业生的局限。清华毕业生固然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单纯奉献政治家也间接表明清华缺乏世界性的科技研究成果,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等清华科学家的能力局限在西方领先科技的后面,建国后还没出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生。展望未来,需要清华生产出更多更有影响的不同领域的毕业生。这才是清华最伟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