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经的吉林德惠市区域以大片肥沃的黑土地闻名,德惠鳇鱼岛就位于德惠市松花江上的学安村和马家店村。从地图上看,这座岛屿形似一条巨大的鳇鱼,在松花江面上欢快地游弋,而这里也曾是鳇鱼生长的乐园。
近年来,随着当地对旅游事业的重视与开发,德惠鳇鱼岛已经成为一座有着现代化气息的美丽小岛。划小船欣赏两岸风光,坐索道俯瞰江上美景,看贡江碑仰望历史,逛博物馆抚今追昔。鳇鱼岛的风光、鳇鱼岛的美食和鳇鱼岛的历史,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流连驻足。
对于鳇鱼岛以及鳇鱼的历史,研究者甚少,而王锦思却是其中的一员。他钻研松花江渔业文化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鳇鱼岛上的松花江博物馆能够成功开馆,也凝聚了王锦思的汗水与心血。馆内展出的大部分物品都是他的潜心收藏,反映东北民俗和捕鱼文化的珍贵的历史遗物、图片及记录松花江鳇鱼历史的各种鱼类标本,为研究松花江历史与松花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据王锦思介绍,德惠市的松花江段为清朝时期的贡江,曾经是鳇鱼的乐园。这里的鳇鱼吻尖体长,肉味鲜美,据说最重可达千斤以上,为淡水鱼之王。史料记载,清朝皇帝每次来到东北,总是要到吉林亲自参与捕鱼活动。康熙皇帝也曾留下“更有巨尾压船头,载以牛车轮欲折,水寒冰结味益佳,远笑江南夸鲂鲫”的诗句,诗中描写的就是鳇鱼。乾隆皇帝也曾来松花江一带观赏捕鱼,做《咏鲟鳇鱼》诗:“有目鳏而小,无鳞巨且修,鼻如矜戟,头似戴兜鍪。”将鲟鳇鱼形容为眼睛不大,身体修长,鼻如挺立的戟柄,头戴甲胄的武士。
清朝鳇鱼一直是御用贡品,鳇鱼中尤以鲟鳇鱼为贵。鲟鳇鱼是皇帝万寿节(生日)和重大节庆时的必备佳肴,也是皇室祭天祭祖等大祀时的首位供品。为了保证供应,清朝在吉林设置了皇室贡品基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并制定贡献鲟鳇及采捕定例,不得违抗。
至今仍矗立在鳇鱼岛上的贡江碑便是鳇鱼岛这段悠久历史的见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与蒙古王公发生土地之争,120多年后的光绪十三年(1887),勒石立碑,以昭示永久杜绝争端,这就是贡江碑。碑文由汉满两种文字写成,其中就提到了“鳇”,这是全东北乃至全国唯一和松花江、鳇鱼有关的石碑,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贡江碑为汉白玉质,通高3.10米,碑首高0.90米,宽0.76米,厚0.22米,碑阳与碑阴雕刻二龙戏珠图案,龙珠下面阴刻楷书。碑阳文字为“铭刻万代”,碑阴为“铁案千秋”。王锦思介绍说,贡江碑所在的鳇鱼岛区域便是当时满族和蒙古族生产生活进贡的分界线,而今满、蒙民族和睦共处,贡江碑也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复兴。
皇家贡江经历了辉煌与衰落,鳇鱼岛也走过了沧桑蜕变。时空流转,不变的是松花江源远流长的“天河”文化。
如今,承载百年历史的鳇鱼岛,以一种新的姿态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今年5月,鳇鱼岛在中国(吉林)东北亚休闲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参展,展览效果良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鳇鱼岛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