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地方口音有些泛滥
王锦思
2011年春晚如火如荼,反响不错,但是也存在弊端,比如部分小品和相声地方口音过于严重泛滥,让广大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第一个出现地方口音的节目是群口相声《专家指导》,这个节目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领衔的多人组合,其中李伟健使用的是河北口音,进而小品《午夜电话亭》中和李小冉搭档的邵峰使用山东口音,小品《模范丈夫》中的孙涛采用山东口音。小品《新房》中,刘威同样使用河北口音。还有部分节目个别演员间杂使用地方口音。
应该说,无论是河北口音还是山东口音,只是一种地方性的语言口音,不具备推广价值,使用者和能够听懂者都不过几千万人,把这种口音硬性推向广大观众,未免极大误导了观众,失去了文化艺术应该主要传承普通话的使命。也许有人认为应该满足部分地方观众的需求。如果以此类推,这次春晚就没有满足上亿河南观众、四川观众、广东观众,他们都没有适合自己口音和语言的节目出现,未免挂一漏万、失之偏颇。何况带有其他众多地方观众口音的节目也都没有出现在本次春晚上。如果地方口音节目要每个省市观众都照顾到,未免求全责备,搞成大杂烩。地方口音适当出现或许可以,但是过于泛滥和过度,就有些过犹不及,达不到统一的语言要求标准。
不排除也有一些观众对于东北口音和方言存在不解的现象。由于赵本山和弟子们长达二十多年通过小品的传播,东北口音和语言确实得到推广,比如部分语言“忽悠”、“得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风趣特点,都被全国各地民众接受,或许可以另当别论。
央视春晚使用地方口音不是这次才开始的,而是由来已久的,最早的是80年代马季使用河北口音宣传“宇宙牌”香烟。近些年来,春晚地方口音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染愈烈之势,在达到一定娱乐性同时,也带来理解晦涩、受众较少、争议较多的弊端。
众所周知,以往影视剧中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蒋介石都带有自己的地方口音,但是近些年来都已经改用普通话,这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普通话推广的必然选择。
记得曾有人要办“南方春晚”,意欲打破央视春晚北方语言垄断地位,并特殊规定禁止说普通话、禁止相声,但是方言节目外地人很难听懂的现实导致此举最终也没有成功。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外学习汉语的需求急剧增长。汉语使用人数位居世界第二,联合国还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据统计,截至2010年,已有96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显然,这种汉语学习不是学习中国汉语的地方口音和方言,而是汉语普通话。我们注意到,这次春晚上,加拿大的大山和其他四个外国人在相声《大拜年》中都说汉语普通话,可以看出普通话统领一切的地位和优势,因此更应该让普通话占领央视这个阵地和舞台。
当然,禁止地方口音不等于禁止所有的观众听不懂的语言,比如在歌舞中采用少数民族语言则不同,它体现的是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特色,尽管汉族观众听不懂,但是下面加上字幕足以产生神秘感,令人向往。这次春晚民族歌舞大串联《幸福大家庭》中的蒙古族的《欢乐赞》使用蒙古语就别具韵味,不仅不令人发蒙,反而更显蒙古族语言的无穷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主要新闻媒体更应该做出表率,在推广普通话上多下功夫,避免地方语言泛滥造成观众的误解和迷惑。文艺节目要想吸引人,尤其是小品要想赢得观众,不在于地方口音的的多么有趣和丰富,主要取决于情节和剧情,以及大众都可以接受的普通话语言。但愿下一年春晚使用地方口音和语言的现象能够有所改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