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的《我的抗战》瑕疵太多【http://www.newssc.org】【 2011-01-22 10:44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作者:王锦思
近一段时期来,崔永元团队拍摄和发行的《我的抗战》电视片和书籍都引起广泛关注,笔者王锦思也在2010年末的新闻发布会见到了崔永元,得到一本他签名的《我的抗战》。当我简单看了两个小时之后,却发现存在不少瑕疵。 根据《我的抗战》纪录片顾问、江苏行政学院教授李继锋评述,这是“历史纪录片的新标杆”。除了总策划崔永元、总导演曾海若等几个核心人物之外,“我这个挂名的历史顾问也是把32集《我的抗战》从头到尾认真看完的人”。 乌尔汗作为剧组的联络人,最初给顾问的任务就是给大功告成的每集片子找毛病,“要鸡蛋里面挑骨头”。李继锋为此使劲挑,他觉得起先还挑出个别的毛病:“可越到到后面就越难挑。越难挑,看的遍数反而越多,不过,许多集最后的审片意见还是惊人一致的:本集未发现问题。专门纠错的人抓不着错,也很失落,觉得很愧对顾问这名号。凡事见微知著,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我的抗战》剧组是做事相当严谨认真的团队。”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好的书,也是一部好的纪录片。我大体阅读第一遍时候得到这样的感受。当我过段时间再次翻看之际,却发现一个错误,就是该书213页把抗战伤亡说成是“2000万”,而实际上应该是“3500万”,《我的抗战》最后面的扉页上就是用了“3500万”,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显然犯了一个错误。 并非我故意为难崔永元的《我的抗战》,而是我出于对这个作品的责任感,当我也像剧组和编者那样“要鸡蛋里面挑骨头”,抱着纠错的态度从头到尾简单看了两个小时之后,却发现有不少错误。 崔永元的《我的抗战》多处使用“八年抗战”这样的措辞,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显然和当代史学界对于抗战年限的认定存在巨大出入。从胡锦涛讲话到史学界已经一致认定抗战为十四年而不是以前认定的八年。 平型关战役一节中,使用图片题目为“战士们冒雨前行”,实际上应该是涉水过河,显然文不对题,况且该图片并非反映平型关作战。 在关于延安孩子们的一节中,使用一张照片题为“延安的孩子们都很乐意参加劳动”。其实这张照片疑为抗战摄影家沙飞在河北拍摄的兄妹二人,而不是延安。 台儿庄战役中的縢县写成滕城,即使不是明显错误,也是措辞不严谨造成的。 抗战英雄李宗岱右眼永久性失明,“国民政府奖励给他24000块大洋,按当时价格计算,相当800多两黄金”。此处可能严重夸大,如此高昂的价格足够一支部队装备许多优良的武器,消灭许多敌人,单纯给一个负伤的英雄如此高的补偿不符合抗战的艰苦特征。 杨靖宇牺牲的照片写成“落难后的遗容”,应该为“遇难”的笔误,况且使用“遇难”一词程度也有所欠缺,不足以形容杨靖宇的牺牲和正义。同时该书似乎把东北关东军四十万人都归于抗联一支部队牵制,显然有所夸大。而当时关东军最多的时候多达70万人以上。 224页说苏军1945年8月8日出兵东北,然而在后面说成了8月9日出兵东北,再次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另外,《我的抗战》号称“是崔永元团队历时8年、耗资1.3亿元而精心完成的一部口述抗战史记,共采访3500人,集成影像200万分钟,搜集历史老照片300万。”可是这些数字却被崔永元在接受采访时候否定,说没这么多。可见上述天文数字是为了吸引眼球的炒作原料。 笔者王锦思认为,《我的抗战》瑕不掩瑜,有限的失误和错误不影响它的崇高,我们仍然有理由致敬。只是在讲究诚信和真实的今天,尤其是抗战历史,更应该严谨认真,做到滴水不漏。正如《我的抗战》也认识到:“诚信二字为人怀疑久矣——把犯事的真相遮盖得严严实实”。笔者王锦思挑出这些瑕疵,是希望《我的抗战》再版的时候能够有所改善,让读者和观众别为错误的历史发蒙。 |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