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殷秀梅演唱
http://music.baidu.com/song/s/8707114ad0a0855aa8591?fm=altg_new3&autoplay=true ;
许多人想不到,作者不是东北人而是河北人,也从没有来过东北。张寒晖(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张蓝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国庆期间来到河北定州,见到他的孙子,我有幸成为第一个到他家的东北人。我也有幸获得他捐赠的张寒晖的照片,在此深表谢意。
到访《松花江上》作者家乡。
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许多人想不到,作者不是东北人而是河北人,也从没有来过东北。
张寒晖(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张蓝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国庆期间来到河北定州,见到他的孙子,我有幸成为第一个到他家的东北人,也有幸获得他捐赠的张寒晖的照片,在此深表谢意。
张寒晖家的后代生活还很贫困,看房子就知道了,还是当年的,里面炕上躺着两位八十多老人,风烛残年,是不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全这样的命运?!









推荐阅读:

许多人想不到,作者不是东北人而是河北人,也从没有来过东北。张寒晖(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张蓝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国庆期间来到河北定州,见到他的孙子,我有幸成为第一个到他家的东北人。我也有幸获得他捐赠的张寒晖的照片,在此深表谢意。
到访《松花江上》作者家乡。
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许多人想不到,作者不是东北人而是河北人,也从没有来过东北。
张寒晖(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张蓝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国庆期间来到河北定州,见到他的孙子,我有幸成为第一个到他家的东北人,也有幸获得他捐赠的张寒晖的照片,在此深表谢意。
张寒晖家的后代生活还很贫困,看房子就知道了,还是当年的,里面炕上躺着两位八十多老人,风烛残年,是不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全这样的命运?!









推荐阅读:
龙骧战略社区
龙骧战略社区“百万签名”——声援对日民间索赔和追讨被劫掠文物!
王锦思,北京“锦标堂”堂主,微信号:wjinsi
倡议全国鸣警报、国家领导人和全体国民出席等内容的国家级纪念活动,赴日本皇宫追讨流失海外第一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征集收藏展览研究孔子儒学、名人牌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中日友好、中俄关系、环境保护、爱情婚姻、鸿胪井刻石、德惠、长春、吉林、长白山、松花江、东北、北京、新疆、河北、内蒙古、西藏、海南等各地各种主题史料文物。系列著作:《发现抗战》、《图说抗联》、《发现东北》、《超越日本》、《日本行中国更行》《中国反日活动家的证言》(日文版)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