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南京大屠杀又被谁“屠杀”

王锦思

2001年12月,我在四川出差,忙于不太乐意做的工作,其实陶醉于巴山蜀水的清秀和柔媚。这时 918网站总编吴祖康准备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发生地的南京召开研讨会,会议内容一定是相关的了,并邀请我参加。南京就要突然撞个满怀,与我历史性的相会?我有些激动,有些惶惑。真的要见到你吗?你的沧桑和逝去的伟大,更有那早已被人熟知的屠城。我发什么言呢?耐于当时的囊中羞涩和工作的需要,确实苦于从成都往返于南京的数天时间。但一想机会实在难得,豁出去了!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因为来自有关方面的禁止,研讨会流产了,我也白激动了一回,这一次历史性的约定终于被无限期的推迟!

南京给我什么感受?中国近现代史上,外来侵略使中国最初的屈服和最后的胜利相差103年,都发生在南京。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945年9月9日,日本签订投降条约。

南京是不幸的,1937年30多万人被日军屠杀;南京是幸运的,日本屠杀超过万人的事件数以百计,唯独“南京大屠杀”被反复提及,成为关注的焦点。南京大屠杀,几乎家喻户晓的惨案,它所发生时间和中日双方指挥官的名字,这两个最基本问题,口称牢记,并真正牢记的中国人能有几个?我敢说即便是南京人知道的超不过1%。

2002年4月4日下午北京八一中学邀请进行侵华日军罪行流动展览的任殿爵和我等几个人开座谈会,一个学生干部用早已准备好的稿件大声宣读:“64年前的9月18日,日军攻占南京————” 闻听此言,我颇感不快。因为展览文字已经再清楚不过地介绍918是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占领南京是1937年12月13日。

据2000年12月14日《江淮晨报》 殷化全 靳生报道一次调查

王先生 35岁 某公司经理:“今天是什么日子?想了半天不知道。13号?他拍了拍脑袋说,晦气,一个倒霉的日子。”

李玉 20岁某商场营业员:“不知道,13号——不是圣诞节。圣诞节好像是25号,这几天我正忙着给朋友准备圣诞礼物。13号,好像这不是什么节日吧,记不起来了。”

马松年 75岁退休职工,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只有十几岁,跟着父母跑反(躲避日军,四处躲逃)。那时候,每天都能听到日军杀害中国人的消息。后来,他才知道日本军人一次杀害了30万中国人。以后,这个日子就刻骨铭心,每到这个日子他都会想起。马老悲痛地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呀!

张娜 19岁某高校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想了好大一会儿,才问,不是什么节日吧,好像不是。我感觉和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呢。”

赵亮 12岁某小学学生,他是对这个日子回答得最干脆的调查者之一,听到记者问,他脱口而出,不知道。记者提醒他想想历史书,半天终于想出来了:噢!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期中考试刚考过的。”

在记者随机问卷的人当中,很多人都不清楚12月13日是个什么日子,记者心情很沉痛。如果即便不拘泥于记住几个历史信息,那么南京人又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理性和感情的。

南京有“虎踞龙盘”之称,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每逢天下纷争、战火蔓延之际,南京必遭城毁人屠之状。

是健忘,是侥幸,是懦弱,导致了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只是,人类从未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我宁愿相信,这是说中国人听的。

1 9 3 7 年1 2 月1 3 日,日军付出2 0 0 0 多人伤亡代价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共3 0 多万人被杀,8 万多妇女被强奸,损伤文物、财产不计其数。

造成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日本军国主义一贯奉行日本民族"优越"论,认为日本是"神国",全世界应由天皇统治.对亚洲其他民族,则极端蔑视,认为应服从日本的统治,如若反抗,就要用暴力手段来使之屈服;

(2)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日本军国主义所确定的方针是:消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歼灭、破坏和杀戮中国军队;

(3)在江南战场上,特别是日军在向南京的追击途中,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下达了"全部杀掉俘虏"的命令;

(4)不承认对中国的侵略是战争,而称为是"事变",这样就可以无须按交战法规行事了,因而就可以随意地杀掉俘虏;

(5)对于中国平民,日本军国主义则下达了"断然处置"的命令,可以随意地烧杀淫掠;

(6)从日军的本身来说,在军队内部既不尊重人权和人格,这样的军队,一旦以战胜者的姿态面对敌国的人民和俘虏,其凶恶和残暴就充分的表现出来了.

2002年4月26日,北京电视台拍摄谈话节目《荧屏连着你和我》,一个日本留学生说这个节目谈了许多抗日抗日,很不好。中国人说南京大屠杀死了30万,也有人说死了40万,是矛盾和不精确的,很危险。主持人田歌当即指出,我们和你们的认识不同,并让他停止讲话。而后我发言指出,由于当时日军进行的是大规模屠杀,把尸体推入长江和万人坑,加之长达八年占领,我们中国如何统计,日本人又如何会让统计。田歌又说,无论杀的是30万还是40万,毕竟是杀了。我又补充,哪怕是一个也毕竟杀了。节目结束后,我与那个日本留学生交谈,咳!巧啦!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不认一家人!他是华人,父母是中国人,只是在日本长大,即使有错误也只能算一半在日本人的头上。他是我的校友,在我的母校读大学。我们互相留下通讯方式,相约以后有机会交流。

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当时的屠杀之外的场面。1 1 万中国守军打算坚守半年,结果仅4 天撤退。由于指挥低能,退却无序,群龙无首,仓皇出逃,为抢夺生路,相互开枪,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被扔下的几千伤兵怒道:“***,早知这样,谁肯打仗。”撞死的人,踩死的人有三四层。江中的兵要往船上爬,船上兵就用枪射击,用刀砍。溃兵抢平民衣服穿,不给就枪杀。最后仅1 万多人突围成功,伤亡2 万多人,8 万多人被俘后,基本被杀。

战俘听说" 皇军不杀你们" 的许诺时, 举手叩拜, 鼓掌喝彩, 欣喜若狂. 日本报纸《读卖新闻》称: " 彼支那之散漫国民性, 诚令皇军为之羞耻。”

关在大货房有3 0 0 0 多人, 仅有3 个日本兵看管, 叫跪就跪, 叫坐就坐。唯一幸存者说: " 没有人出头, 都胆小,都怕死"

人们手臂扎“太阳旗”避难, 一见外国人就下跪, 乞求保护. 有上千妇女跪地求饶. 日本军妓参观妇女收容所, 撒铜板和糖果, 中国妇女蹶着屁股, 在地上爬, 你争我夺, 日本军妓拍手大笑. 外国人脸红了:" 你们丢了中国人的面子 . " 日军用现代工业技术和原始方法体验了屠杀的快感。侵略者的残忍反衬了中国人的可背. 3 0 万同胞, 或男,或女, 或老,或少,一个又一个地走进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然而,他们的可悲命运并没就此结束。

许多日本人从来都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1990年,运输相石原慎太郎在答美国《花花公子》杂志记者问时回答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谎言”。 1994年,法务相永野茂门说“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日本首相羽田孜称他是 “正直而又稳重的人”。2000年1月13日,日本右翼势力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20世纪的最大谎言--彻底验证'南京大屠杀'"的集会。这是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又一次“屠杀”,这是“他杀”;

中国曾几何时忽视或无视南京大屠杀,到而今仍然存在的无耻的言行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又一次“屠杀”,这是“自杀”。

我们长时期没有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宣传,建立有关纪念设施。1949年中共占领南京后,在雨花台修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写着:“国民党政府在雨花台曾经屠杀了30万共产党烈士”。毛泽东亲自为纪念碑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但在毛泽东时代并没有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文革时,有中学生第一次到了南京,向工作人员打听南京大屠杀纪念场所时,冷漠地回答:"那是杀国民党的,你找它干啥?"眼里分明流露出异样的神情。就是这座雨花台,也是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地方,比国民党在这里杀的人要多得多! 1979年以前大陆的中学历史课本中,也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比如1958年版的“中学历史教师手册”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关于1937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样简单的记述,完全没有提到南京大屠杀。而该书在1927年的大事中,倒有蒋介石屠杀大量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记载。 1975年版的《新编中国史》中的“历史年表”中,关于1937年也只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防御失败”的记载,完全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踪影。 1979年版的全日制中学历史课本中,南京大屠杀才首次登场,直到1985年中国政府才开始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日本陆军五大主力师团之一的第6师团战斗力排名日本陆军第一,在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首先攻陷南京中华门。他立马扬刀:“解除军纪三天!”,兽军就扑向了南京。第6师团最后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精锐丧尽。

战后初期,国民党对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日军战犯谷寿夫公审,一位被强奸的妇女出庭作证,回答法官提问时,旁听席上传来一阵色笑。谷寿夫被枪决。2000年1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介绍,一中国女孩说,“我才不怕被日本士兵强奸呢,那样我还可以享受到被强奸的快感。”无独有偶,九一八网站编辑杨子的一个刚从日本回来的女同事,看到他在做网站,就很惊讶的说:“人家日本人根本不承认你们网站上的东西,你这么起劲有什么用?”有人听到此言,一拍桌子,大声说:“你应该告诉她,如果当时日本鬼子奸杀的是你,屠杀的是你的孩子,你还会说的出这样的话吗?”

有的被采访的受害者要求记者给报酬,理由是“每接受一次采访就是挖掘一次内心痛苦,这个要求不过分。”甚至连雨花台烈士纪念公园举办观赏狗展览,城墙上出租日军军服照相。198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十三块纪念碑建立。有的纪念碑周围杂草丛生,垃圾、个体商贩混杂。哭墙没有几个人去哭。纪念馆广场上有人用石子打着玩儿,嬉戏胡闹。2000年,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被拆毁、挪走。

《中国青年报》1987年12月15日报道《不准历史重演》介绍13日在南京大屠杀五十周年纪念日发生在纪念碑旁的事。有人搓麻将,打扑克,恋人耳鬓厮磨。展厅里人们把屠杀中国人的机枪、军刀当作玩具调侃“这枪蛮好”,“这刀漂亮,要自杀这里有刀”,“重机枪小了一点嘛”,并拟音“哒哒哒哒”。他们想必也记住了那段历史,但记住历史并不一定会对历史有深刻认识,也并不一定不会漠然。而南京人也已多种形式表明他们牢记了南京大屠杀。

1992年岁末,抗战纪实小说《大国之魂》作者邓贤在公共汽车上打听纪念馆位置,引来一阵哄笑:“去那里干什么?那里是纪念日本人的地方,神经病才去那种地方呢。”人们都用很古怪的目光看他。当邓贤来到纪念馆时,发现参观者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他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地方是纪念日本人的。

从1985- - 1997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共接待中外游客580万人次,接待日本人1 8 万人次,占日本访华人数的比例远高于中国游客在中国人中的比例,也多于去南京游览的中国游客的比例。能说日本人都忘记南京大屠杀吗? 日本老兵和中学生跪地大哭,除了受害者有几个中国人能这样?

1996年12月13日,纪念馆迎来一批中国中学生。第二天,新华社发表一张照片。可以看出,中学生表情根本没有任何的悲愤和沉重,而是想笑不能笑,分明是面对新闻媒介的照相机一种粗劣的表演意识的流露。我想,如果纪念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就别这样,离远点,别惊醒一个个死难灵魂的静梦。哪怕就让这些纪念地永远清静荒凉也好,怕只怕,南京已经没有几块安静之所了。

199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纪念日。《金陵晚报》广告“酒楼优惠”、“夫妇婚庆”、“国货精品大抽奖”、“文艺晚会”,好不热闹,一派喜庆祥和的情调。电影院放映影片《婚外情》、《恶男》、《特工狂花》等,仅一家电影院放映一场《南京大屠杀》。第二天,南京青年陶醉在台湾歌星齐秦的歌曲中。天皇饭店里人们饮酒作乐,推杯换盏。南京与日本广岛同样遭受战争浩劫。而今,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被原子弹轰炸的广岛残骸保存完好,纪念地遍及全城,免费参观,宣传纪念品免费赠送。市中心的和平公园有慰灵碑、长明火、和平纪念资料馆,每年接待150万参观者,远远超过南京。仿佛世界上只有日本人才是受害者。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以上,精确不到万位。2001年8月6日,广岛公布原子弹受害死难者共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名单在和平公园记载。并有全面、科学、综合分析的专著《原子弹灾害白皮书》,南京则没有。

每年8月6日,原子弹轰炸纪念日,广岛举行悼念祈祷大会。8点15分,钟声和汽笛声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人们肃立,车辆停驶,全城哀悼。从早上4点到午夜12点,人们去和平公园排队悼念。南京纪念大屠杀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没有全城哀悼规模。

纪念大会最高级别:广岛,日本首相亲临讲话,并邀各国代表参加;南京,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南京军区司令员。

纪念大会人数:广岛,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1/21;南京,2千人左右,最多不过1万人,占全市人口1/2800或1/560。每年清明节祭祀祖先却达200多万人。

1995年,美国要发行一枚纪念原子弹轰炸广岛的邮票,图案是蘑菇云。日本举国抗议,迫使美国收回成命。

有人曾断言,广岛几百年寸草不生。诗人说:这是一座死城,太阳也沉默在地下。但轰炸几个月后,劫后余生的小草破土而出,夹竹桃、矢车菊也绽开了鲜花,给人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长明火决定在核武器消灭时熄灭。广岛地表60厘米的土从外地运来。广岛发展速度始终超过日本平均发展速度,建成世界十大汽车厂、造船厂和钢铁厂之一- - 马自达、石川岛播磨和福山。广岛产值6倍于南京,人口不到南京的1/5。十三届亚运会有十二届是在各国首都举办的,只有广岛一个地方性城市举办过亚运会,况且自筹资金,而北京亚运会资金由全国筹集。不理解广岛人的那种举动,就决不能理解广岛的奇迹,日本的奇迹。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1 9 9 4 年1 0 月1 日,广岛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5 万人的体育场没有一点垃圾。国外媒体惊叹:可怕又可敬的大和民族。同一天,中国国庆4 5 周年,在天安门广场这庄严神圣的大雅之堂,留下了上百吨的垃圾,口香糖残迹更是随外可见。1 9 9 9 年1 0 月1 日,又有3 0 0 吨垃圾被当作生日礼物献给了共和国5 0 周年庆典。该带走的被扔下,不该带走的被哄抢。2000年10月18日,人民大会堂下的上千盆鲜花被洗劫一空。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人写了《东史郎日记》, 德国人有《拉贝日记》, 中国有什么呢?东史郎这位有正义感的老兵,曾参与南京大屠杀,但他表示忏悔. 他在南京作报告时, 台下就有日语式的中国话“死啦死啦”的逗趣。为了看他是否“潇洒”,人们向前挤,“怎么瞧着象刘德华来啦”。如果东史郎能听到或听懂,他会想些什么,他是否会为自己的反省后悔,是否会想到日记中那句断言:“中国人永远得不到一等国民的称号。”他在东吴大学参观的纪念碑,许多大学生不知道。他说要征集一亿中国人签名,声援他在日本打官司,然而全中国不到20万人签名。

影片《屠城血证》导演出生于抗战前,在南京工作多年一直不知道南京大屠杀, 直到八十年代才知道,决心拍摄成影片。放映时,观众叹息强奸女护士的过程太短,不太暴露。正义之士愤而起之, 与之角斗。吴子牛拍摄《南京大屠杀》有模仿《辛德勒名单》的痕迹,缺乏深刻的反思, 没有引起预期的轰动。1995年9月,日本方面要求观摩,访日的中国电影代表团认为“友谊交流,不适合带这样的影片”,由此失去让日本人深入了解的机会。日本方面表示无法理解。中国人却很理解日本人。

受广岛纪念活动的影响,我还给江苏省及南京有关方面发去建议书,具体建议如下:"一、南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举行纪念大会,入会5万人以上,邀请中央领导出席,入会人员唱国歌,下半旗致哀;纪念场所可考虑免费开放。”我为此还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取得联系,谈及我的想法。他表示赞同,因为南京作为重大灾难发生地,应该像波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隆重纪念,这是我们国人公认的。以前他们也向上交过报告,发过内参,呼吁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

在我发出全国纪念抗日战争的呼吁过程中,加入者来自全国各地,各种代表性的人士都有,惟独缺少南京人,这么伟大的一个事业,无论如何不能没有南京人,这个城市的苦难浩劫,注定了应该有一个代表参加我们的呼吁。我试图争取我能接触到的3个南京人,哪怕是个化名也行,毕竟是南京人民的代表,然而我屡遭他们拒绝。是我的呼吁不道德吗?是见不得人吗?是没有其他省市人的参与吗?都不是!而南京人一次次让我失望。南京,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杜牧那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地看来不愧是后庭花的故乡。

但我深信我还没有碰到那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南京人,他的确存在,他应该向我走来。在918网站发布我的呼吁后,有个江苏苏州的向荣华发表留言,表示支持,并很果断地同意可以成为建议者。虽然是苏州而不是南京,但毕竟来自江苏,何况他曾经在南京读书,起码这一点足以。2002年5月,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去南京工作,我急忙打电话,希望他能加入,他二话没说,表示可以。他叫潘宏建,我最后了却了心愿。

王锦思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