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越军还是中国军队的对手吗?
 
王锦思
 
2010年9月上旬,笔者王锦思从北京出发,陪几个朋友来到越南,看看红木市场如何,闲暇之余就关注一下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同时也走马观花地看看曾是我军友军,后又成为敌军,现在又是友军的越南军人。
笔者王锦思在吉林德惠长大,少年时接受了正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熏染,熟悉《血染的风采》《高山下的花环》,在德惠的工人文化宫和全校师生听到老山英雄讲座十分心潮澎湃,曾经一腔热血,哪怕扛起红缨枪也要上越南前线,和这个国家一拼到底,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
在越南抗击法国和美国侵略期间,中国曾经给越南提供了许多无私的帮助,生产的好多军工产品都是援助越南的,援助越南800亿元人民币,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但是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国,还骚扰边境和驱赶华侨等因素,中国才自卫反击。
1979年2月,我军总共动用了9个军,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经受多年战争洗礼的越军十五万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为了了解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我特意去越南河内的军事博物馆参观。说来也巧,越南军事博物馆就在中国大使馆左侧隔一条马路、不到一百米的斜前方,博物馆不大。可是进去一看,根本没有展示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内容,只有中国抗美援越的资料,还有许多反映越南军人作战、训练的图片。
越南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我国军事博物馆一样,也穿军装,我看到一男军官一女军官,就和他们交谈了解情况。他们和许多老百姓认为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侵略”,我于是反驳。
我在越南电视里也看到他们有军民联欢会。我不会越南语,但是根据我国类似的联欢会能猜测出个大概。看到节目中漂亮的“军嫂”似乎正在倾诉对军人丈夫的思念,眼含泪花,随后两人相拥,台下越南官兵鼓掌,高级军官深感满意。
因为笔者王锦思属于普通游客,不可能看到大规模越军的集结出动,只是在街上,还有越南重要的军事机关门口看到越南军人。总体感觉是不如我军的正规,显得十分散漫,似乎像中国电影里刻画的伪军或国民党军的做派。
越南军人在群众中地位较高,像中国文革和改革开放初期一样,许多男老百姓都戴着军人的绿色钢盔生产劳动,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绿帽子”。
不过,也恰恰是这些漫不经心的越军和民兵,乃至全民皆兵性的老百姓给我军以重创。因此,不能单纯从装备和穿戴上详细了解越军的战斗力,就像不能以为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简陋的武器和破旧的穿戴不堪一击一样。
受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越南展开军事改革,目标是正规化、精锐化和逐步现代化,2010年军队缩减到38.5万人,500万预备役军人(越南拥有8600万人口),在2015年前完成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宿敌美军还向越南派遣教官,对越军官兵进行维和、反恐行动的训练,提升越军特种部队的战斗力。
目前,中越两国陆地边界划分得到解决,但越南现今仍侵占我南沙群岛大部分岛屿。我们也要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默哀,那些长眠在亚热带丛林下的祖国的儿子是多么的骄傲。火红的木棉树,盛开的老山兰,都是你们英雄形象的化身,我们活着的至今还思念你们。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