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幸第三次在北京大学讲座

王锦思

28日星期日晚上,北京嘎嘎冷,第三次来到北京大学讲座,就在和我当初读书的教室很近的地方,看到有的熟悉的笑容,心情有些微澜。

第一次讲座是很久很久以前,第二次是很久以前,第三次就在几个小时前,题目是《未来的中日关系如何发展》,听讲者200多人。

小时侯在吉林德惠农村,听说北大生都是中央委员,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就立志考入北大,国际政治系成为最爱。怎奈我智力一般,水平更差,高考与北大失之交臂,我彻夜难眠,愁白了七月流火的夏日。毕竟考进了北京的另一所大学,也稍许宽慰。曾去过北大,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发呆。一个雨夜,在北大雕梁画栋的门口的石狮子边,我冷得发抖,傻乎乎看着一个个如神仙似的北大生出出入入。一个与外国人亲密告别的北大女生在公交车上,遭流氓调戏,我怒不可遏,挺身而出。

后来终于有幸来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媒介专业,氛围很好,可是学习不怎么用功,用东北话说“连唬带蒙”地混完了。不过见贤思齐、登高望远、受益匪浅,结识了一批有造就和前景的同学以及老师,他们有些经常出没在中国各个媒体之上。

讲座我提到:

北京大学的历程,是对日本的反弹。有了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就有公车上书,就有了以日本为榜样的戊戌变法,就有了以1877年建立的东京大学为蓝本的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如果说,日本在甲午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小学普及,如同盖房子先打基础,那么中国近代教育却是先建京师大学堂这个“屋顶”,头重脚轻,最后成为戊戌变法中仅存的硕果,作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次次文化思想先锋运动与北大无缘,北大已离北大精神十万八千里,北大不过如此。我逐步读懂了北大,北大情结正归于平淡,理想中的北大圣殿已然坍塌。北大一支独秀,不能使中国春色满园,支撑不了中国百年富强,千年重量。百花齐放、多元竞争时代正在呈现,没有北大,中国照样前进。

〉〉〉〉〉〉〉〉〉〉〉〉〉〉〉〉〉〉〉〉〉〉〉〉〉〉〉〉〉〉〉〉〉〉

而今,中国各种观点日趋百家争鸣,多元化、民主化,对于日本的评价存在争议也在所难免,尽管大都人云亦云或者群情激昂,也应该允许和理解,并加以引导。悲哀在于,中国最现实的言论干预和威胁往往不是来自政府而恰好是民间。如果观点正确也就罢了,可是许多人仍然习惯于在偏见和谬误基础上判断问题,连起码的知识都没有,就把虚假当成真理,不愿意或不敢面对真相,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某些机构内,观点的表达需要一板一眼,有点不同声音就被视为歪理邪说。某些人本来自己也来自民间,但是对政府官员和御用学者极其谄媚,对同样出自民间的人士也歧视排挤。而某些非机构成员的纯在野人士,也一方面谴责中国独裁专制、日本造谣暴虐,自己却又实行双重标准,用非正义手段对待正确的意见和批评,许多正确评价日本以及和日本正常交往的人难免被当成“没有国格”的“汉奸”,甚至把所有购买日货者叫做汉奸,使其处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当今的中国几个人没买过日货,几个人又不是汉奸?有人分析有些偏颇,认为反日者比亲日者更容易倾向暴力和极端。“在当今,需要不怕死精神的不是反日者,却是友日人士这个弱势群体。”

其实,从事反日和后抗日行动的人也不能免受攻击和辱骂,被当做“吃饱了撑的”、“作秀”、“极端”的 “畜生”和“爱国贼”,并认为他们才是汉奸,认为他们采取中国政府并不提倡,也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福祉的抵制日货、反对中日友好、肆意歪曲事实、擅自辱骂别人为汉奸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汉奸。同样,正义的对日斗争事业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冷嘲热讽,说保卫钓鱼岛、抗议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对日索赔等行动是什么破坏中日友好大业。

面对不同意见,理想的方式应该是争辩,而不是像极左年代里那样,召开公审大会或者人身攻击。中国正在进步和成熟,呈现多元化状态,再不会被专制制度和愚民群氓裹挟。任何学说观点都应该百花齐放,任何人不能只想自己有言论自由,却肆意封杀别人的不同意见。

1959年,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因为提出控制人口被错误批判,他声明:“我虽然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文革期间,更是不难看到以革命的名义公然聚众迫害无辜者的暴行。

都什么年月了,当观点不同,就搞小圈子,封杀别人,不联系,觉得自己有骨气,以为能恶心死你,以为人多势众道听途说就掌握真理就是民主。如果大家不能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在心里装着自己的那个信仰上路,各自归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中国法律和制度不允许因言定罪,以偏盖全,不允许因为一个错误或优点全面否定或肯定一个人,乃至任何一个国家。

我庆幸众多的媒体、舞台提供了表达意愿和声音的机会,没有谁能够彻底禁锢谁的声音!我相信,中国只有一个声音、只听命于一个团体的时代早都结束了!因此,我感谢北京大学给我这次讲座的机会。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8篇文章 264天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