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4年,随着气温的升高,哈尔滨段松花江的开江期将出现在3月末4月初,比往年提前7天左右,而吉林德惠段的松花江提前两天左右进入消融阶段。
 
    岁月,是流经家乡吉林德惠的松花江,不舍昼夜,也不容分说,让我不再青涩,我分明听到青春倒计时读秒的滴答声响。每次回到德惠感受沧桑变化,我亲切,我感伤,我是唐诗里的贺知章。不过,当回想起曾经在德惠深情写下的诗句“那一时刻,纯真的情怀,岁月是拂不去你的微风”,当德惠这片土地浓缩了我往昔的阳光和风雨,我可歌可泣的少年和青春就永不会老去。
 
    东北,拥有世界上最辽阔、最富饶的黑土地,一望无际、富有魅力的万里平畴,总面积是日本的三倍,盛产大豆、高粱、木材、铁、煤,“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在日本侵占东北以前,东北就被称作“满洲”,可见“满洲”并非是一个完全负面的名词。满洲之“洲”,不同于神州广州之“州”,带有恣肆的水,这水就是松花江。吉林,是全国唯一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省份,以满语“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意为沿江。 
 
    松花江发源于东北的乳头长白山,蜿蜒而来,甘甜的乳汁哺育两岸的百姓。东北因为松花江等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如同坚挺饱满而又未经吮吸的乳房。
 
    美国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写到:“我熟悉河流,我熟悉那些像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里流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我的灵魂变得河流一般深邃。”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节奏像爵士乐那样强烈。我对于松花江也有同感。
 
    说实话,许多东北人喜欢日本歌曲《北国之春》,都情不自禁地想到日本和东北,感觉像海棠没熟透,酸酸的,耐人寻味。细细想来,正是孕育了美丽旋律的《北国之春》的日本,让中国诞生了哀婉凄惨的《松花江上》,而唯一的主题是离家。
 
    1936年,张寒晖用家乡河北定州妇女哭坟的哀乐为蓝本,创作了《松花江上》,成为东北人民苦难的象征。当旋律响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不免让人唏嘘不已,难以释怀,历史的沉重和沧桑从脚下传递到血液中贯穿全身。这首歌最初在西北流传,因为东北军和许多东北人流亡到西北,而在东北土地上的东北同胞却没有机会听到。 遗憾的是,而今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张寒晖,他的家乡青年甚至把他当做当代富豪。
 
    据说,当时流亡关内的东北人被歧视,找工作不好找,只能装成河北人,有的发现后被辞退。少帅张学良流浪了一辈子,没有能够回到故乡。女作家萧红也是到处漂泊,最后死在关内。其实,《松花江上》这首歌不仅是为东北人而唱的,也是为全中国人而唱的,因为1937年全面抗战的时候,流亡成为那个时代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生命经历。现在许多人熟悉这首歌曲,更很少有人会唱,我却十分钟情,这也是我在卡拉OK和朋友聚会时必须演唱的保留曲目。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长春以北85公里的吉林省德惠市。凡是直线进入东北腹地的公路、铁路,首先接触的松花江就在德惠,这里还有个松花江乡。
 
    德惠是全国十大产粮县和东北十强县之一,被誉为“中国松花江大米之乡”和“中国肉鸡之乡”,德惠正大是亚洲最大的肉鸡屠宰加工企业。
 
    德惠是一座小城。命名德惠,寄托着家乡人民对品德和恩惠的崇高要求。诗人说:“小城是绣花女,小城是打鱼郎。”小城的故事,比邓丽君的歌声还好听;小城的姑娘,比闪烁的秋波还迷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只要刚一进德惠,随即风靡整个小城。
 
    笔者王锦思在2014年马年春节期间,特意到德惠松花江段游玩。冰封大地,松花江成为一条银色的链条,把东北大地紧紧焊接在一起。
 
    不时有汽车从冰上面奔驰而过,从德惠到江对岸榆树去,也有星星两两行人从冰上走过,使得整个松花江增加了几分生气。
 
    最让我兴奋的是两个少年在冰上拉爬犁游玩,我一时兴起,请他们拉我玩一会,重温一下我的少年时节。他们也很配合,在冰上飞快的跑起来,我耳边风声呼啸,仿佛回到多年以前。
 
    冰上有一条采砂船,已经失去生气,被牢牢地冻结在冰上,坚守自己的位置。船主也很有生趣和喜庆心意,把吉祥的红色过年条幅粘在船上,寄托对新年的祝福和期待。
 
    远处走来一对母女,穿得很新鲜,越来越近。这是冰上传来一阵阵闷雷般的响动。这是什么声音?原来随着温度上升 ,冰层热胀冷缩,发生开裂现象,于是发出这种声音,这是春雷的序曲,这是大地的苏醒声,我顿时感觉十分新鲜和好奇。
 
    那对母女站在冰上不敢走动了,生怕掉下去。其实没事,没那么危险。只是孩子更觉得害怕。渐渐地,渐渐的,她们勇敢地试探性地穿过地雷阵般的松花江,走到这边来,松了一口气。
 
    春天来了,告别所有的冰冻心情,松花江和江上的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年,奔腾向远方。
 
冬天松花江上的人们

冬天松花江上的人们

冬天松花江上的人们

冬天松花江上的人们

冬天松花江上的人们

    王锦思,北京“锦标堂”工作室,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领导人出席等内容的国家级纪念抗战活动,征集收藏东北、北京、孔子儒学、中俄中日关系等主题史料文物。

 

    王锦思系列著作:《发现抗战》、《图说抗联》、《发现东北》、《超越日本》、《日本行中国更行》。购书网址:孔夫子网:www.kongfz.com,当当网:www.dangdang.com

 

    王锦思邮箱jinsiwang@126.com

 

   请您关注王锦思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angjinsi918

   王锦思邮箱jinsiwang@126.com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8篇文章 264天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