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湖南卫视录制:在毛泽东家乡聊聊孔子

 

王锦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四次来长沙,来前给母亲打电话说有空带你来湖南转转。

1015日,在湖南卫视录制《非常靠谱》。除了湖南卫视当家主持小生汪涵,还有孔二狗《东北黑道风云》作者、台湾女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阿忆等。

在毛泽东家乡谈孔子,历史总是这样富有戏剧性。毛泽东从少时崇孔到晚年批孔,而今在毛泽东的家乡又开始尊孔之风,孔子仿佛站在湘江而不是家乡的洙水河边说:郁郁乎文哉!

坦率地说,我对孔子没深的研究,就是兴趣而已。

我收藏很多传统文物,其中重要一项是孔子。收藏上千件有关孔子儒家的史料文物,比如孔子像、孔子牌位,还有匾额、石碑、书籍等。湖南卫视让我过来,带些收藏品,从东汉到当代,一个立体的孔子和我从北京直飞长沙,两个小时登陆。

在收藏孔子过程中,经常有人问我,你姓孔吗?你是山东人吗?我或者淡笑离开,或者开玩笑说,大哥大嫂,难道只有姓孔或山东人才能收藏孔子吗?

在湖南卫视节目中我如是说:孔子不属于孔家的专利,孔子属于全民族,也属于世界,不论是否喜欢或讨厌,我们每个人都是孔子的传人,他的语言、警句,乃至于微笑,深刻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性格,包括毛泽东。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代还是颇为崇信孔子的。哪怕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对康有为等人掀起的“尊孔”复辟逆流进行了猛烈抨击,孔子在他心中依然是圣人。他在1917年4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大量引用《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中的典故、成语。他仍称孔子为“圣人”,赞扬孔子讲卫生重体育。在该文中毛泽东说,“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接着他又将孔子与释迦牟尼和穆罕默德并举,称“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

 1917年11月,毛泽东主办湖南第一师范工人夜学,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他在《夜学日志》中亲笔记道:在仪式上,师生员工“整队向国旗、孔圣行三鞠礼,职教、学生相向互行一鞠躬礼”。

《论语·雍也》中记载颜回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青年毛泽东对颜回也推崇备至,也“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

毛泽东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为李敏、李讷,“讷”、“敏”二字,都来自于《论语·里仁》中记载的孔子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毛泽东对孔子的态度同建国前大体相同,在批林批孔过程中,许多传统文化古迹遭到红卫兵和革命群众严重破坏,孔子墓也被掘开。

在长沙期间,也顺便去橘子洲头,想起中学时候学习的毛泽东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了毛泽东的凌云壮志。

多么熟悉,让我重新想起遥远的骑自行车上德惠中学的翩翩少年时代。我们在人海中沉浮,在高房价和地沟油里挣扎,还有这种激情吗?

    和故友在岳麓山层林尽染处徘徊,在湘江边踟蹰,想起毛泽东和孔子,多少有些感慨。。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在北京从事文化传媒行业,多家门户网站博主,出版著作多部,首倡九一八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收藏照片史料、孔子儒学、中外交流、名家匾额等。wjinsi@sina.com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8篇文章 264天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