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节选自王锦思《发现东北》

目前,笔者王锦思凤凰博客进入候选,正评选前十佳博主。http://blog.ifeng.com/zhuanti/2011blogger/。请关注投票

 

 东北的冬天最火热

 

 

在北京成为雾都的时刻,我又一次踏上归程,返回两月前离开的家乡德惠。

在笔者王锦思看来,东北的冬天,故事最多,民俗最多,火热得足以融化那个冬天。火热的“冬北”是耶。

东北的冬天漫长,10月就开始飘雪,一直到翌年的清明积雪才开始消融,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冰花。

哪怕零下三十度的三九寒天,东北人依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姑娘们“美丽冻人”,穿得很少,就精神抖擞地走在雪地,如同盛开的鲜花。

小时候出门,大棉袄二棉裤,或者大皮袄。那么头上怎么办?过去,女性有围脖、围巾,老爷们小小子那就是戴顶狗皮帽子。狗毛细长柔软,舒服压风。当年林彪的百万雄师就是戴狗皮帽子作战行军的。后来我军着装好转,雷锋叔叔端着冲锋枪,戴着羊剪绒帽子。不过,开采大庆石油的铁人王进喜摆拍的一张照片,他握着钻机的手柄眺望远方,身后是高大的石油井架,还是头戴狗皮帽子。

我在童年的时候,出门上学闲玩,也戴狗皮帽子。后来进县城德惠读书,没有看到哪个同学戴狗皮帽子,我也戴羊剪绒帽子,觉得像个城里人,心里挺美的,但是不方便,索性什么也不戴,光头最好。有一次上学,进屋后觉得耳朵一阵尖利的疼痛,原来耳朵冻硬了,室内温度太高,突然融化起个大泡,冻坏了。这是缺乏常识,冬天在室外久了,用手捂捂揉揉就好了。

东北三件宝是“人参、貂皮、乌拉草”。“靰鞡”(也作乌拉)是满族的一种鞋,用牛皮或鹿皮缝制,帮与底为一整块皮子,鞋脸带褶。鞋里要絮靰鞡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东人常取之铺卧榻,农工等人均以著履”。后来,帆布面棉胶鞋也就是“棉靰鞡”或“胶皮靰鞡”,开始流行,目前没人穿了。

孩子们在冰面上或雪地上打雪仗、打秃溜滑、打冰猴,小脸和小手冻得红红的,像一个个熟透了的苹果,绽放在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中。不过,我的手脚经常被冻肿了,发痒难受,晚上母亲就用酸菜红辣椒山楂包裹起来,采用这种农村土法治疗。

爬犁曾经是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鄂伦春、赫哲等民族还常常使用狗、鹿、四不像等动物来拉。当年有“狗市”,专门交换像牛犊一样大小的“扒犁狗"。辽代还设置了“狗驿”,各驿站靠狗扒犁传送信息。

我在童年的时候自己滑爬犁,不借用任何畜力,完全靠一己之力驱动,曾带给我无数的欢乐。我家门东有条小溪,到了冬天就结冰,于是父亲给我制作了爬犁。两条木腿用铁丝镶嵌,双手再用两个钎子支撑,蹲在爬犁或坐在爬犁上滑动。后来我可以滑单腿爬犁,只使用一根长钎子,况且站在爬犁上,这显然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良好的平衡感。有一次自己在废品收购站找到一只破冰鞋,革命性地改进了我的爬犁装备水平。我把冰刀拿下来钉在爬犁上,我的爬犁由此成为村子里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我站在爬犁上,把长钎子插在裆下用力一支撑冰面,箭一样地射向远方,欢乐的笑声在洁净光滑的冰面上久久地回荡,亲爱的大黄狗撒欢地跟着我飞奔。 

马架子以树木支撑,上铺树枝,抹上草泥,室内只有低矮的地铺,就地拢火取暖,外呈马鞍形,故名为“马架子”,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有许多地名也带有马架字样,比如佳木斯桦川县和吉林省德惠市都有地名叫“四马架”。

东北有句俗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传统民居的特点。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玉米、大豆秸秆生火做饭,锅热了,炕也就热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小两口躺在炕头上不愿意下地。

炭火放到火盆里暖暖手脚,还可以熨衣服、热酒,给孩子们烧鸡蛋、土豆等等。家里人干完活坐在炕上拉拉家常,有外人来串门,主人会说“脱鞋上炕里暖和暖和!”坐炕,也就养成了盘腿坐着的习惯。

雪越下越大,年味越来越浓。

春节,又叫过年,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东北春节习俗格外丰富多彩,更有地方特色。孩子们盼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的、放鞭炮,还有压岁线。

粘豆包抗饿,还带有发音“年”,因此格外受到东北农村人的喜欢。蒸好的粘豆包,外粘里甜,放在室外一会还有点余温最好吃。一盖帘、一盖帘放仓房里冻上,以后随时想吃,就从外面拿回屋里化开,放锅里一热就可以吃了。

猪肉炖粉条是最典型的东北菜,以致于成为东北菜的代表作。不过我认为最具特色的是杀猪菜,猪肉炖粉条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古代,满族人把野猪圈养起来,训化成了家猪,随时宰杀它们。受到满族人生活习惯影响,有一种“杀猪菜”名字尽管粗俗丑陋,但是东北人很享受。

每年冬至以后接近年关,村子里几乎家家杀猪。我家的猪比其他人家的猪要大很多,主要是喂得好,大约三四百斤,忒忒胖。有一年我家找几个好劳力准备抓他处以极刑,猪看出自己的危险,疯狂撒欢跑出包围圈,大家围追堵截好顿忙乎,撵得人和猪都有点气喘吁吁,最后猪跑不动了,只得束蹄就擒。

开玩笑说,某家媳妇一个人能把肥猪摁倒在地系上扣子,随后扛在肩上就走。这是夸张。别说一个媳妇,就是两个壮男也未必能降服一头大肥猪。

    请来的杀猪匠扎着围裙,手里拎了一把一尺多长的杀猪刀,寒气逼猪。而后一刀索命,谁叫它这辈子是一头猪呢? 

随后放血解体,一头猪就变成了零部件。锅里的水开始翻花,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

湘菜川菜好吃,最重要的原料也是猪肉,但是对于猪血猪肠的利用远不如东北人。洗好的肠子要用盐水浸泡一会才能灌血肠,否则会有猪粪味。 

按照习俗,杀猪的人家通知街坊四邻,明天别做饭啊,我家杀猪了,都去吃猪肉吧。小孩子们乐得屁颠地跟着喊叫,杀猪啦!杀猪啦!  

炕上坐满了男人,炕头要给村长或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妇女一般是不上炕的,小孩子也被打发到一边去。

大盆端了上来,里面装着酸菜和一片片连肥带瘦的五花肉,还有晶莹剔透的粉条。小孩巴掌大的肘子肉片,整齐地一片压一片地码在盘子里。摆放整齐的血肠有三分厚薄,圆圆地,闪着深褐色的亮光,颤颤抖抖,香软诱人,蘸上蒜泥酱油满口生香。切成寸段的肥肠苦肠,肥而不腻。加上几个火烤的干辣椒蘸酱就再美不过了。喝的是当地烧的高粱酒,度数也很高。大家吆五喝六,商量明年春耕怎么办,谁家的小子和谁家的闺女好上了,粮库买了一台咱公社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比电影清楚多了,不排除谈点国际局势、航空母舰、小兵张嘎、日本日野汽车咋比解放牌快啥的。大家直吃喝到天黑才斜斜歪歪地让人扶家去。 

如今,杀猪菜在城里,在东北以外流行起来,比较配套的四道菜就是:杀猪菜、开江鱼儿、大葱蘸酱、遛达鸡儿,口味更加鲜美,还听着二人转,精神享受也很重要。我在外面吃饭有时特意点杀猪菜,回家和朋友也作为保留曲目,他们也知道我喜欢这个,几个经典菜必点,这是一种感情色彩。

这些年一直惦记去农村再感受一下杀猪的气氛。2010年,德惠黄同学日子过好了,也要杀猪过年,不是图省钱,而是为了这个气氛。要我赶回去一起乐呵乐呵,可惜我因为时间原因,没能前往,错过了十多年没有体验过的杀年猪迎新年的习俗,想起来真遗憾。

今年,和德惠两个昔日小伙伴谈起杀猪的事情,他们说好久不杀猪了,只要我想吃,杀一头猪没问题。这份情谊,没的说,杠杠的。

写到这儿,我的口水流出来了,这是食欲;我的眼睛湿润了,怀念那欢乐无忧的童年和少年。

       

http://blog.ifeng.com/zhuanti/2011blogger/。请关注投票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从事文化产业,相关文章和报道见于诸多中外媒体,《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日本《新华侨报》、加拿大《大中报》等特约评论员,吉林电视台《关东密码》栏目特约撰稿人。长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时政和国际关系等问题,收藏相关史料和文物,在北京筹建万国博物馆、孔子儒学博物馆、中日交流展览馆。http://blog.ifeng.com/zhuanti/2011blogger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8篇文章 264天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