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清明上河图》和清明节有多少关系

 

北宋画家张择端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繁荣景象,是汴京繁荣的见证。可是带有“清明”二字,真的和清明节有关系吗?如果真有关系,叫“清明上坟图”岂不更是直达含义。

 

王锦思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梁、东京。《清明上河图》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据日本学者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5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5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主要是描写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笔者王锦思发现,《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认为,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上河图》就是人们上河边、扫墓归来后的狂欢景象。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

笔者王锦思认为,如果是清明节,那么画中的西瓜何处而来。在初春的帝都能吃到西瓜,并不是西瓜生产的时节,按常理应该是夏天的产物,怎么出现在了春寒料峭的清明?没有地膜覆盖技术、冷藏技术、温室培育技术的大宋王朝,难道用古井冰镇、跨过三个季节拿出了大西瓜?这点让人疑惑,让人费解。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开封中学的孔宪易。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

不过,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对孔宪易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拂暑驱蝇,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周宝珠对“政治清明”一说表示赞许。

北宋“偃武修文”,经济趋于繁荣。宰相蔡京为取悦宋徽宗赵佶,曾倡导“丰享豫大”,旨在形容天下富足、太平安乐。《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繁盛景象,鲜明体现了“偃武修文”的时代特色。不过,《清明上河图》中的乞丐,军纪不整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或许敢于承认本朝的瑕疵,也是承认不同阶层存在的清明政治的一种,而不是刻意掩饰太平。

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不管是真清明还是假清明,而今的开封开始积极打造清明文化,传播旅游品牌。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我们的节日—中国开封2011清明文化节”4日在开封揭幕,蕴含“大宋文化”的近百项特色清明民俗文化活动集中“亮相”,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清明节的种种庆祝活动。

一幅古画,一座古城,一段历史,尽在这里浓缩。

 

 

《清明上河图》和清明节有多少关系

《清明上河图》和清明节有多少关系

话题:



0

推荐

王锦思

王锦思

1138篇文章 264天前更新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学媒介专业研究生学历。粗通英语,懵懂日语,精通德语(家乡德惠语言)。收藏中国各地各种史料和日本侵华罪证、中日友好交流史料,首倡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级公祭英烈和死难同胞、朝鲜半岛暨世界和平签名。 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超越日本》、《发现抗战》,中日港三地出版《活动家的证言》。 jinsiwang@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