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国:哪个更行?
日本和中国:哪个更行?
杜建明
看了王锦思的《日本行,中国更行》感慨颇多,首先觉得书名不好,有些不符合实际。但是书里的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参考和借鉴。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愿意背负民族苦难的十字架而艰难奋斗前行的人。为了国家民族的福祉,同胞的幸福,前仆后续努力探索甚至牺牲的人从来没有哪怕一秒钟的间断过。而在我们中国人的邻居中,没有哪个比日本人更让我们头疼了。我们恨他,因为他让我们痛过,我们不敢小窥...
日本和中国:哪个更行?
杜建明
看了王锦思的《日本行,中国更行》感慨颇多,首先觉得书名不好,有些不符合实际。但是书里的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参考和借鉴。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愿意背负民族苦难的十字架而艰难奋斗前行的人。为了国家民族的福祉,同胞的幸福,前仆后续努力探索甚至牺牲的人从来没有哪怕一秒钟的间断过。而在我们中国人的邻居中,没有哪个比日本人更让我们头疼了。我们恨他,因为他让我们痛过,我们不敢小窥...
特殊的囚禁 非凡的经历——郭德辉老先生访谈录
非凡的经历——郭德辉老先生访谈录(" align="absMiddle"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real_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09-07-09 23:54:18) 非凡的经历——郭德辉老先生访谈录(" alt="转载:特殊的囚禁 非凡的经历——郭德辉老先生访谈录(" align="absMiddle" src="htt...
国共抗日王牌唯一一次决斗:东北德惠!
王锦思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长春以北85公里的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以南35公里。凡是直线进入东北腹地的公路、铁路,首先接触的松花江就在德惠,这里还有个松花江乡。
当时德惠是国军在北满的前进基地,也是长春北面的屏障。1947年2月下旬,德惠战役打响。
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拍摄的《集结号》反映解放战争的惨烈,参战者潇洒面对死亡,也惊恐回避死亡。坚守阵地的连长被告知听到集...
影响毛泽东命运的一首日本诗
王锦思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和思想家,而且是造诣颇深的文学家和诗人。毛泽东,与诗词结缘,终生乐此,乐此不疲。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韶山冲相对闭塞,却美丽而幽静,可谓地灵人杰。从8岁起,毛泽东就进入私塾就学,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读的是四书五经,...
1.3.18(周四下午)抵青入住地矿宾馆,晚社领导宴请;
2.3.19(周五上午)9:30黄岛职业学院讲座《中日关系暨两国科技(职业)发展分析 》并签售;
3.3.19(周五下午)14:00城阳琴岛职业学院讲座《中日关系暨两国科技(职业)发展分析 》并签售;
4.3.19(周五下午)16:30青岛科技大学《中日关系暨科技在中日交流中的作用》并签售; 5.3.20(周六上午)11:00书城签售;6.3.20(周六下午)14:00书城人文苑讲座;
7.3.21(周日)离青返京
转载:日本行,中国更行吗?
环球时报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最近,青岛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书名为《中国行,日本更行》。作者王锦思。读了之后,感触良多。我给你同时也促进我去思考,中国是否能够超过日本?是否真的比日本更行?
王锦思在书中写道,“距离上,日本很近,从北京到东京,飞机4个小时就可抵达;
感情上,日本很远,历史伤痕隐隐作痛,现实的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这句话道出了日中关系的现实,但是王锦思也认为,这...
日本凭什么遣送上万中国人?
王锦思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发表报告认定,非法在日本逗留而被遣送的中国大陆人高达12,933。这一数字无疑创下了中国公民在海外单一国家被遣返记录。如果这一数据确系日本冤枉污蔑中国人,我们应该有理有利有节与之抗争;如果确系上述中国人非法逗留,无疑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合理合法在日本生活工作。毕竟生活工作很重要,人格国格更重要。而正在强大的中国,发展机会越来越多,...
提议两会修改国歌的价值何在?
王锦思
十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正在举行,据悉许多人士试图提议修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其理由是现有国歌诞生于抗战时期,与硝烟炮火相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词过于耸人听闻,煽动并强化了反日情绪,不适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违背中外友好的时代潮流。
我国最早的国歌,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颂龙旗》有词无曲,歌颂皇权和封建统治。从清朝以来,国歌几...
日本行中国更行
——王锦思 ¤ 著
揭开中国百年兴衰的奥秘!
道出中日当前差距的现实!
探索中国未来复兴的方式!
距离上,日本很近,从北京到东京,飞机4个小时就可抵达;
感情上,日本很远,历史伤痕隐隐作痛,现实的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发展上,中国要与日本比肩,还需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2009年4月30日,在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访问中国之际,作者在天安门城楼前的中国国旗和日本国旗下留影。
作者简介
王锦思,吉林德惠...
转载:《日本行中国更行》反日还是亲日?
庄河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日本是什么样子,在中国人心中千差万别,中国人也看似对日本谈得头头是道,但是让人们说出中国人创作的关于日本的文艺作品和著作却很难有统一意见,甚至于没有佳作可以作为谈资,而对于日本的了解往往是肤浅而情绪化。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显然不能满足国家内政外交的需要,也不能对朝野以有效的告知和引导。而日本是好是坏,只有用中国参照才更直接...